【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A中两种玻璃仪器(除玻璃导管外)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序号),试管口要放一团,目的是可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____或_____(填序号),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
(4)若选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后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盐酸中氯化氢含量为36%是指100克水中含氯化氢36克
B.,克/100水是指,100克水可以溶解36克氯化钠
C.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定值
D.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中的溶质质量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生活中常用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用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2)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性。
(3)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
(4)碳酸氢钠(NaHCO3)可用作干粉灭火剂,灭火时,碳酸氢钠粉未受热生成碳酸钠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的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推理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②表示O2含量的变化
B.蜡烛熄灭时,氧气没有完全耗尽
C.蜡烛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蜡烛不充分燃烧会产生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_______;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③2个钙离子_______;
④氩气________;
⑤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________。
⑥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写出下列数字意义:
①CO2中“2”的含义_________;
②4S2-中“2-”的含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 乙可能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之比为9:1D. 丁一定是化合物,甲、丙可能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
D. 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制取气体时,常选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
(2)在连接A装置中的玻璃导管和带孔橡皮塞时,玻璃导管不容易插入橡皮塞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如果采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________端通入。若需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________,收集完毕,用玻璃片的____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口,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与空气不发生反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