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是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
 
、性质以及
 
的科学.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牢记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知道化学是学习什么的一门学科.
解答:解: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
故答案为:结构;变化规律.
点评:知道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学习了化学后如何服务于社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负两极气体的质量比为1:2
B、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0.3%~0.6%
B、O.5%~2%
C、2.0%~4.3%
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 
.
 
Na2CO3+CO2↑+H2O,现取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10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6.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3.1g
B、反应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9
C、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4.2g
D、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温度下,将某Na2SO4溶液恒温蒸发10克水,得到晶体沉淀3克,若将该溶液恒温蒸发20克水,则析出晶体7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该温度下,Na2SO4溶液的溶解度是20克
C、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3%
D、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15克水,会析出5克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认真观察装置图后解答:

(1)写出①~②的仪器名称:
 
; ②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
 
 
 相连接;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
 
  和
 
相连接.
(3)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从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中选取、写出二个).
 
; ②
 

(4)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从石灰石、盐酸、石灰水中选取,各写出一个).
 
;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2CO3?nH2O 62g恰好与某硫酸溶液98g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38g.求:
(1)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
(2)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3)Na2CO3?nH2O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并求出n的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某纯碱粗产品仅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该纯碱粗产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10.0g粗产品进行实验.

【说明】碱石灰是CaO与NaOH 的固体混合物.E装置中的饱和NaHCO3溶液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为NaHCO3 十HC1=NaCl十CO2↑十H2O.
实验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③称量 G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浓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再次称量 G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48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2)F中的试剂应为
 

(3)B装置的作用是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H装置的作用是
 

(5)事实上10.0g粗产品只能产生0.44g CO2.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解释实验值0.48g比正确值0.44g偏大的原因(假设操作均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年春节我们班小奔同学回老家,看到爷爷准备给茶树施肥,爷爷说:“农技员交代过,买来的两种肥料混在一起施用,但不能再和农家肥料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一起施用.”小奔想探知这包肥料成分,找到了包装,发现都已破损,但还能看到化学式的一部分,如图.现在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
(1)小奔爷爷施用的化肥是
 
肥和
 

(2)我们闻了闻,发现没有气味,说明没有
 

(3)我们猜想此混合肥料的化学式分别是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样品溶于水中,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
 
 
(2)将(1)混合物过滤,
向滤液中加
 
 
不含Cl-
(4)请写出实验步骤(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加入“过量”的Ba(NO32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