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字母A~H所表示的物质,均由氢、碳、氧、钠、氯、钙中的2~4种元素组成”,则:
(1)考虑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书写化学式.
(2)根据信息“B由2种元素组成,向某红色溶液中加入B的溶液,观察到红色逐渐变浅至消失”,推测B的溶液为稀盐酸;
(3)根据信息“液体C、D组成元素相同,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推测为水和双氧水.
(4)根据“E为有机物,其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推测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
(5)根据“将足量F的溶液加入到广口瓶中,振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H的溶液流入广口瓶,瓶中溶液变浑浊”,推测H的溶液可能为氢氧化钙与氯化钙溶液.
解答 解:
根据“字母A~H所表示的物质,均由氢、碳、氧、钠、氯、钙中的2~4种元素组成”,则:
(1)因为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则书写化学式为NaHCO3;
(2)根据题目中信息“B由2种元素组成,向某红色溶液中加入B的溶液,观察到红色逐渐变浅至消失”,推测B的溶液为稀盐酸,则B的溶液中含有的粒子为H+、Cl-、H2O;
(3)根据题目中信息“液体C、D组成元素相同,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推测为水和双氧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根据“E为有机物,其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都来自有机物E,故推测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1:3.
(5)根据“将足量F的溶液加入到广口瓶中,振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H的溶液流入广口瓶,瓶中溶液变浑浊”,推测H的溶液可能为氢氧化钙与氯化钙溶液,故整个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
(1)NaHCO3;(2)H+、Cl-、H2O;(3)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O+O2↑;(4)1:3;
(5)CO2+2NaOH═Na2CO3+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或CaCl2+Na2CO3═CaCO3↓+2NaCl)
点评 本题的推断由组成物质的元素做为限定条件,因此,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对该题中所涉及物质的推断就至关重要.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20 | B. | 3.30 | C. | 4.00 | D. | 4.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艺术体操中使用的人造橡皮球 | B. | 木质的圆形吊环 | ||
C. | 自由体操场地上铺的锦纶纤维地毯 | D. | 涤纶运动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反应后甲同学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 | |
B. | 反应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一定没有硫酸 | |
C. | 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9.8% | |
D. | 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加入物质 | BaSO4固体 | CaCO3固体 | Mg(OH)2固体 |
现象 | 固体难溶解 | 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无色气体 | 固体溶解 |
A. | 水 | B. | Na2CO3溶液 | C. | 稀盐酸 | D. | 酚酞试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0g水中溶解了10g硝酸钾 | |
B. | 100g硝酸钾溶液中有10g硝酸钾 | |
C. | 将10g硝酸钾溶于90g水中所得的溶液 | |
D. | 将硝酸钾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制的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家用保鲜膜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 |
B. | 用活性炭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 |
C. | 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 |
D. | 农业上可以用氢氧化钠来改良酸性土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 | |
B. | 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 | |
C. | 空气中的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 |
D.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