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白色粉末的成分 | 形 成 的 原 因 |
可能是CaCO3 | 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
可能是 Ca(OH)2 Ca(OH)2 |
随着气温的升高,溶质的溶解度会 变小 变小 填变大或变小)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析出 |
实 验 步 骤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 论 |
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白色粉末中含Ca(OH)2 白色粉末中含Ca(OH)2 |
往上述试管内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
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混合气体 | 澄清的石灰水 | 浓硫酸 | 灼热的氧化铜 | 无水硫酸铜 | 澄清的石灰水 | 结 论 |
A | 无现象 | 黑色变红色 | 白色变蓝色 | 变浑浊 | ||
B | 黑色变红色 | CO2、H2 |
实 验 步 骤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1.向盛该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HNO3 | 有气泡产生 | 证明有CO32- |
2.继续向试管中加足量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证明有 |
3.过滤,向滤液中加适量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证明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探究让化学更具魅力,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1)同学们在做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后,对废液进行了如下处理:过滤,取滤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的变化关系如图
所示.图中纵坐标(y)表示_______________,AB段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进行到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C点时溶液的 pH___ _(填“>”“<”“=”)7.
(2)如图所示,一同学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液体,
使之与瓶中固体接触,小气球鼓了起来。
请写出符合这一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同学们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白色粉末的成分 | 形 成 的 原 因 |
可能是CaCO3 | 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
可能是 | 随着气温的升高,溶质的溶解度会 (填变大或变小)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析出 |
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以上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②设计实验:甲同学取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发现有白色固体不溶解,于是他得出粉末中只有CaCO3的结论。乙同学查阅了溶解性表,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 验 步 骤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 论 |
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
往上述试管内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
| 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 |
③交流与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室提出保存、使用易变质的溶液时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密封保存 B.使用前,临时配制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使用.小新和小意对它的原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初步探究】小新和小意发现:快餐内层用铝箔包裹,外层是分开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拉线,使这两种物质接触,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打开来看:一包是无色液体,一包是白色粉末.小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①:这两包物质分别是生石灰和水 猜想②:这两包物质分别是熟石灰和水
【查阅资料】常温下,可用铝罐车运输浓硫酸.
【实 验】根据下图进行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完成下表.
化学物质 | 生石灰和水 | 熟石灰和水 |
现象 | 温度计内液柱___________________ | 温度计内液柱升幅小 |
解释 | (2)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新建议把这两包物质换成浓硫酸和水.他的建议合理吗?_______________(填“合
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