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_____,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_____(答一条即可)。
(2)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B在生产上的用途有_____,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H2SO4 价格低廉 Na2CO3+Ca(OH)2=2NaOH+CaCO3↓ 金属除锈 分解反应
【解析】
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A是铁;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C是氧化钙;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E是硫酸铜;Fe能和B反应,B在一定的条件下能生成硫酸铜,则B是硫酸;又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氧化钙能和硫酸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D,D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在一定条件下生成F,F能和硫酸铜反应,则F可能是氢氧化钠。
(1)Fe能和B反应,B在一定的条件下能生成硫酸铜,则B是硫酸,B是硫酸,化学式为,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是价格低廉。
(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
(3)硫酸在生产上的用途有除锈;上述反应包括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分解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A | B | C | D | |
滤纸上的指示剂 | 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 | 石蕊溶液 | 石蕊溶液 |
烧杯中的溶液 | 浓氨水 | 浓盐酸 | 浓氨水 | 浓盐酸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变废为宝是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措施。
(1)工厂排出的尾气含SO2,可以通过图1工艺流程处理并获得氢气。
①写出主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②膜反应器中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工艺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如NO、NO2)的储存和还原,能降低柴油发动机NOx的排放。以NO为例,其工作原理如图2。
①储存时,部分NO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O2,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还原时,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立宏观﹣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7年5月18日,我国试采可燃冰成功,这将点亮新能源时代曙光。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CH4)]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1体积可燃冰可释放出约164体积的天然气,可燃冰有储量巨大、高效清洁、燃烧值高的特点。
(1)甲烷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如图是甲烷燃烧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
(3)如图所示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其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反应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是枣庄人非常喜爱的三种特色美食,请回答:
(1)菜煎饼中煎饼富含糖类,蔬菜富含 (填一种有机营养素)。
(2)羊肉汤一端上来就能闻到香味,原因是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3)炒辣子鸡时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盛过辣子鸡的餐具可用洗洁精清洗,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 。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 (填选项)。
A.Cu B.Mg C.Al D.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40g甲物质
B.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 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D. 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注生产实际)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现代农业生产需施用一定量化肥,某化肥厂生产化肥的流程如下:(已知10℃时K2SO4的溶解度为9.3g,NH4Cl的溶解度为33.3g)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
(2)吸收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NH4HC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4)在生产流程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有___。
(5)复分解反应Ⅱ的发生温度需控制在10℃的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在t3℃时,先向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甲、乙,充分溶解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2所示;再将溶液温度降至t1℃,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字母a、b、c、d为相应烧杯内溶液的标号)
(1)烧杯①中溶解的是固体______(填“甲”或“乙”)。
(2)图2和图3中,烧杯内的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烧杯内溶液的标号)。
(3)t2℃ 时取一定量甲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100g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
(4)关于图3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 若两烧杯都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则两烧杯中一定都有固体析出
C 若继续降低温度,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一定变小
D 保持温度不变,若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并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剩余固体质量可能 不变(混合时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