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点燃的蜡烛在如图甲所示密闭装置内燃烧一段时间后会自动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C.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氧气含量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分析 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除了含有氧气,还含有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还应含有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总质量不会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质量守恒定律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据悉,我国长征7号火箭可能在2016年进行首次发射,该型火箭采用了无毒、无污染的液氢、煤油燃料,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用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和助推器组合成适应不同航天器的发射工具.长征7号火箭将是未来20年内世界上性能价格比最高的运载火箭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火箭在升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全过程是(用“→”表示转化)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2)该火箭外壳使用的是合金.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的C(填字母);
A.黄铜      B.不锈钢      C.钛合金      D.锰钢
(3)该推进器中用的是液氢,科学家发现制氢气可以用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同时生成氢氧化硼[B(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2B(OH)3+3H2↑,反应前后硼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价变为+3价.
(4)氢气作为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它具有无毒,热值大、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或无污染等优点,所以它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如图1).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请填写柠檬酸的化学式.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
(2)小明想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加入水的体积加入水的温度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200mL15℃a(待记录)
2  200mL50℃b(待记录)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图2)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64mL,b=132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反应物的量不变生成物的量也不变.
(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不断摇动两套装置中的锥形瓶A,继续收集气体并测量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化学小组Ⅰ探究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如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哪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应乙(填写甲或乙).
(2)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的原因H2O+CO2=H2CO3
(3)装置G的胶头滴管内的NaOH滴入锥形瓶后,小气球的形状将会变大(填“变大”或“变小”);
(4)装置B中若放入10g不纯的锌,组装仪器后,称得药品和仪器的总质量为120g,反应完全后,称得装置的总质量为119.8g,粗锌的质量分数为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次氯酸钠溶液,俗称漂白水,在烧碱溶液中通入氯气即可制得.漂白水为无色或淡黄绿色液体,
可与水无限比例混溶,遇热、遇光易分解;在碱性环境下,杀菌效果很差;常用于对饮用水和废
水进行杀菌处理.【光照强度:阳光直射的夏季约为6万-10万lx(勒克斯),夏天明朗的室内约为100-550k】
为探究哪些因素对杀菌速率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实验如下:
(1)控制细菌初始浓度相同,实验温度恒定在25℃或10℃,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编号实验目的温度/℃pH光照/lx
为②③提供对照255300
探究温度对杀菌速率的影响105300
探究光强对杀菌速率的影响10580000
实验测得细菌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2)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杀菌速率下降.
(3)在碱性环境下,杀菌效果很差的可能原因是次氯酸钠分解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氢氧化钠固体
B.
测定溶液的pH
C.
盖上盖玻片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长久使用的热水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中只含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小林为了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进行了以下实验:取5克干燥的水垢按图甲中的A装置高温加热 (已知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Mg(0H)2 $\frac{\underline{\;高温\;}}{\;}$MgO+H2O),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装置,充分反应后发现C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增加了1.76克.

(1)B装置中的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
(2)计算水垢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有同学提出用甲图中A和乙图中D、E所示的装置组合来测定CO2的体积,为了较准确地测得常温常压下CO2的体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②④(填序号).
①乙中a导管应与c导管相连②需要在乙装置中水上方加一层油膜
③D装置中必须要盛满水④读数时应保持D、E两装置中液面相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理性推测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C是盐,已知:A+nB=C+H2O (方程式已配平),n为化学计量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n=1时,B是一种常见的酸,其相对分子质量是98,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则B的化学式为H2SO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经推测A的化学式为MgO.
(2)当n=2时,请各列举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若A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SO2、CO2 等;若A是一种金属氧化物CuO或CaO(BaO、MgO)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请根据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208.6g不饱和溶液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13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2)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该实验实际测得的氯化钠质量往往会有偏差,其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部分溶解在水中(或与水反应)、有少量水蒸气进入空气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