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享受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天用煤火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当人体缺乏微量元素锌、硒时,应靠大量食用含锌、硒元素的营养剂来补足
C、用含甲醛等化学物质的材料新装修的房子,不宜马上入住
D、不能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作为调味品来烹饪食品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一氧化碳的毒性,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煤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由于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而中毒进行分析;
B、根据人体中所需的微量元素也并不是摄取的越多越好进行分析;
C、根据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而会造成人体中毒进行分析;
D、根据亚硝酸钠有毒是因为亚硝酸钠进入血液后,把亚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而造成组织缺氧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由于冬天取暖时,若空气不足煤燃烧时会生成一定的一氧化碳,因此应注意室内通风,故A正确;
B、当人体缺乏微量元素时会得疾病,但不是说人体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越多越好,人体中的微量元素超标也会对人体有害,故B错误;
C、甲醛由于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是一种有毒的物质,故C正确;
D、由于亚硝酸钠也是一种有毒物质,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有毒物质及生活中应注意的几种现象等,从而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认识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自来水B、液氧
C、清新的空气D、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且不能产生其它气体,在容器内燃烧的物质应选(  )
A、硫粉B、红磷C、细铁D、木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C、镁条+氧气→氧化镁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空气中可用于食品防腐、化工原料,超导实验车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
C、氦气等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B、用镊子夹住块状药品,直接投入竖直的试管中
C、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
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现象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其体积一定为200mL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化学变化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停止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
C、氮气D、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A、B是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

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A中塑料瓶
 
的变化来间接感知.同样,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可利用密闭的广口瓶内
 
的变化引起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若
 
(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则是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