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X+YSO4=XSO4+Y ②Y+2ZNO3=Y(NO3)2+2Z ③X+H2SO4=XSO4+H2↑ ④Z与H2SO4不发生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满足( )
A. X>Y>Z B. Z>Y>X
C. Y>Z>X D. X>Z>Y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化学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则下列图中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
(1)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II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Ⅰ中水从A转移到B中,体现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
②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试管D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试管D中气体的体积为n时,试管C中气体体积约为___.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同,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填“>”、“<”或“=”).
②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_____.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3)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 ④→⑤可析出53.9g KNO3晶体
B 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6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加入食盐10克 B. 加入水50克
C. 蒸发掉水50克 D. 加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内含少量未溶解的KNO3晶体)的试管与一根U形管连通,U形管内盛有水,并将试管插在盛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往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此时试管内的KNO3溶液的质量以及U形管中液面变化分别为( )
A. 减少、左高右低 B. 增加、左高右低
C. 减少、左低右高 D. 增加、左低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 B |
(1)图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为_____。 (2)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图B中,若X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 (2)若X溶液为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发生的原因是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一定条件下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
(1)氧烛可用于自救是由于产生的氧气能够_____。
(2)NaClO3属于_____(填序号)。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氧化锌(ZnO)是一种重要而且使用广泛的物理防晒剂,还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是目前防晒剂评价中最安全有效的成分,其生产工艺如下:
(1)气体B在点燃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步骤Ⅱ需要进行一种操作将ZnC2O4和溶液C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___,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___。
(3)ZnC2O4是一种沉淀,请写出步骤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请写出溶液C的一种用途______。
(5)气体D中是两种氧化物,一种是二氧化碳,另一种是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