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有错误的是( )
A.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 CO2易溶于水,CO难溶于水
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段翰英等)。
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的盐水里,经发酵而成。泡菜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口感鲜脆。
蔬菜中含有硝酸盐。硝酸盐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转化成亚硝酸盐后,就会产生危害。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
)和氯化物(如
)。亚硝酸不稳定,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泡菜中含亚硝酸盐吗?含量有多少?含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下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
用不同的蔬菜进行测定,变化趋势与芹菜相似。
实验表明,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及生成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
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
现代医学证明,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但是,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利。另外,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 转化成生的。
(2)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泡制2-3天 B.泡制5-6天 C.泡制12天后
(4)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最好加入一些姜汁
B.最好在较低温度下泡制
C.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D.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
(5)请你为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如图表示初中化学里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全部 标出),A、B为常见的气体,C为常见液体,C、乙为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丙和戊均为黑色固体,己为红色固体,F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
(1)写出甲、C、F的化学式:甲________; C_____; F__________;
(2)写出E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写出乙和丙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利用丁和戊反应在实验室制取物质己,根据所得的物质己的质量,求得参加反应的物质丁的质量,但实际消耗的物质丁的质量远远超过计算值,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从实验过程分析,任意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36gNaCl溶解在1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故NaCl的溶解度为36g
C.将1 g某物质加入到9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10%
D.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则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卧龙中学、肖港中学等)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答一条即可);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3)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二氧化碳在生活、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可用做灭火剂,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和_______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卧龙中学、肖港中学等)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冰受热熔化
C. 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D. 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变化或技术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氢气的燃烧 B. 使用火药 C. 用棉花线织布 D. 冶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B.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金刚石、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用带火焰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以丙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1)请你预测所观察到的现象:
①甲、乙瓶中:____________;
②丙瓶中:_______。
(2)进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3)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瓶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