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锥形瓶.
(2)实验室用B和C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证明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时应该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试管炸裂.
(4)为测定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可将生成的氧气通过下图装置丙(填装置代号)

(5)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冰醋酸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后加热的条件下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填序号),收集甲烷气体可以用D和E(填装置序号),原因是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和难溶于水的气体.

分析 试管、锥形瓶都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为测定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可将生成的氧气通过下图装置丙,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实验室常用无水冰醋酸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后加热的条件下制取甲烷,因此可以加热;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因此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和排水法收集.

解答 解:(1)试管、锥形瓶都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试管;锥形瓶;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移出导管;
(4)为测定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可将生成的氧气通过下图装置丙,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丙;
(5)实验室常用无水冰醋酸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后加热的条件下制取甲烷,因此可以加热;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因此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D;E;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和操作
AFe(Mg)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CO2(CO)点燃
CAl(NO33溶液(AgNO3过量铝粉,过滤
DKNO3(NaCl)蒸发结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b(选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为AC或AE(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②另取少量粉末,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1)由实验①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CuSO;由实验②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Na2CO3
(2)为进一步确定原粉末的组成,另取少量粉末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白色沉淀是BaSO4,原白色粉末中的成分是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了探究燃烧条件,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图2.
(1)与课本实验装置图1相比,这个实验改进的优点是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图1实验中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提供热量;
(3)图2实验验证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试管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4)要使图2试管中的红磷燃烧的方法取出试管,擦干外壁,在酒精灯上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②CO2+2NaOH=Na2CO3+H2O.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燃着木条熄灭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
(2)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有气泡冒出,固体逐渐减少,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C装置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反思】:
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蔗糖熔化B.香水挥发C.牛奶发酵D.海水结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①每个氧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可用符号O2表示;
②酒精(C2H5OH)是一种常用消毒剂,酒精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1mol C2H5OH中含6.02×1023个氧原子.
③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以下是生产水煤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frac{\underline{\;高温\;}}{\;}$C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