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称取该样品25g,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6.2g.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C02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
(1)由题意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100g-116.2g═8.8g,
(2)设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CO2↑+H2O,
       73        44
        x        8.8g
73
44
=
x
8.8g

x=14.6g
参加反应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4.6g
100g
×100%
=14.6%
答案:
(1)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 g 
 (2)参加反应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4.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宿迁美食、名特产名扬天下.下列来自宿迁的食品中富含淀粉的是(  )
A、洪泽湖螃蟹B、耿车粉丝
C、黄狗猪头肉D、骆马湖银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同学们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小艾进行了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实验,小芬进行了NaOH溶液和Cu(NO32溶液反应实验,实验后她们把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小蓉同学将烧杯中物质进行过滤,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然后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小芬同学实验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小蓉同学得到的蓝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3)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可能含有的物质的是
 

(4)小艾打算验证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你代她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化学课实验中,某班同学分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活动1】蜡烛燃烧的探究
(1)点燃烧一支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然后迅速将上述小烧杯放正,向里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于是实验小组得出:蜡烛的成分里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2)如图1,把高矮不同的两支蜡烛点燃,然后用大烧杯罩住,燃烧了一会儿后,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最后矮的蜡烛也熄灭了.请你分析: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熄灭,矮的蜡烛后熄灭?
 

【探究活动2】中和反应的探究
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他们对反应后溶液取样,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也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呢?
(1)请你分析反应后溶液成分:
 

(2)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成分: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
 

 
 
反应后盐酸有剩余.
(3)通过探究我们发现,该实验的实质是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
 
(填离子符号).
【探究活动3】物质成份的探究
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设计并开展如图2实验:
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可得出,在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2)步骤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3)步骤3所得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分离室中进行的操作是
 

(2)“捕捉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4)捕捉到的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高温高压下它与氨气(NH3)反应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常用pH表示;它的范围是
 
.pH<7时,溶液显
 
性,且数值越小,酸性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左边为
 
,右边为
 
,事先往水里加少量硫酸,目的是为了
 

(2)通过实验得出电源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从而说明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常通过化学反应来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
氢气具有可燃性,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和Cu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CuO
  △  
.
 
Cu+H2O.
我们常从原始化合价的变化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只要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就具有还原性.上述两个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都从
 
价变成
 
价,都能体现氢气具有还原性.
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特点来分析,在下列四个反应中,能体现金属铁具有还原性的反应有
 
(填字母代号).
A.3Fe+2O2
 点燃 
.
 
Fe3O4         B.Fe+2FeCl3═3FeCl2
C.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D.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图(个别产物可能略去).其中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为氧化物,Z是紫红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填化学式).
(2)在反应①中,物质X起
 
作用.
(3)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反应②发生反应时会
 
(选填“放出”、“吸收”)热量.
(4)反应④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5)反应的⑥化学方程式为
 

(6)反应①--⑥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共有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