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表列出了部分人体中含量较多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HONaMgClKCa
(1)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钠元素、镁元素、氯元素.(填元素名称)
(2)氯元素的核电荷数是17;
(3)氢元素与钠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填“相似”或“不相似”)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似.
(4)以上元素中能组成的AB2型化合物是CaCl2或MgCl2.(填化学式)

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律: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进行解答;
(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
(4)根据元素的化合价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
(1)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它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为3,故答案为:钠元素、镁元素、氯元素;
(2)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故答案为:17;
(3)元素的化学性质和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两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则该两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氢元素与钠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4)能形成AB2,说明A的化合价数应是B的两倍,故选CaCl2或MgCl2
答案:
(1)钠元素、镁元素、氯元素
(2)17
(3)不相似;一定
(4)CaCl2或MgCl2

点评 主要考查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B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
(2)写出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用E(填写装置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先移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BC (填字母代号),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如果用该装置制取气体,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对反应物状态的要求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填字母);收集装置为C(填字母);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②③ (填序号).
(5)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不用Na2CO3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原因是反应的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气体.
(6)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7)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选用D装置收集氨气.(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红色(或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2)写出D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或BaCl2+H2SO4=BaSO4↓+2HCl.
(3)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D(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B.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C.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需垫石棉网
D.实验产生的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今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其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如图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室中净化黄泥水的流程图.

(1)步骤①、③的操作名称分别为过滤、蒸馏,步骤③中发生了物理变化(填“物
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操作①中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步骤②中通入氯气后,生成一种新物质HClO,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3)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描述中,不正确的是②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③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④该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用化学用语填写:
(1)3个钙原子3Ca(2)碳酸根离子CO32-(3)+2价的镁元素$\stackrel{+2}{Mg}$
(4)2个水分子2H2O(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离子Al3+(6)硫酸铵(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根据反应“A+B→C+D”,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为稀酸,D为H2,则A应满足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2)若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则可能的反应有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1)图一为面粉爆炸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听到砰的一声,塑料片被弹起,装置中,燃烧的蜡烛所起的作用是②提供面粉着火所需的最低温度.
(2)图二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时只观察到铜片上的①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本实验要求教师在通风橱或通风设备下进行,原因是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白烟)逸散到空气中,(危害健康),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