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D表示某元素原子,则m=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
(2)B原子在第______周期。
(3)在A、C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施甸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
(4)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段考(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开始对于自身的生命结构有了一定的认知,我们人类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碳基生物,所有的生命本质都是由碳元素所组成。下列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碳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 冬季取暖时,在火炉旁放一盆水可以有效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 工业上常利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D.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 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转化关系 | |||||
物质 | 甲 | H2SO4 | C | CaCO3 | FeCl2 |
乙 | H2 | CO | CO2 | Fe | |
丙 | H2O | CO2 | H2O | Fe2O3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八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小明同学称取纯碱(Na2CO3)样品(假设只含NaCl杂质)11.0g放入烧杯中,按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1)操作一是______
(2)滤液Y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填写化学式)。
(3)证明C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 静置悬浊液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氯化钙溶液
B 取少量滤液Y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4)通过以上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八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吉安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小考(3月份)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因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吉安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小考(3月份)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全球变暖”列为“汉语盘点2007”年度国际关键词第一位,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是( )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白色污染 D. 臭氧层衰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结课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象。
(1)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_____色;然后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填“氢氧化钙溶液”或“盐酸”)滴入另一溶液中。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此时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你认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