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生产生活中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水
(1)下列有关水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加热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 过虑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 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d 明矾可以将天然水消毒
(2)区分软硬水是把___________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了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
(3)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该实验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4)每个水分子是由两_____________构成的。
(5)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二氧化氮和氧气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生成硝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答案】bd 肥皂水 2:1 氢元素和氧元素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化合反应
【解析】
(1)a.加热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是因为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正确;
b.过虑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d.明矾不能将天然水消毒,能使水中悬浮物沉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bd。
(2)区分软硬水是把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了试管中产生泡沬的情况。
故填:肥皂水。
(3)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该实验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2:1;氢元素、氧元素。
(4)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故填: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5)将二氧化氮和氧气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生成硝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该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乙,是化合反应。
故填:4NO2+O2+2H2O═4HNO3;化合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目前使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仍然是钢铁。
(一)实验室用赤铁矿模拟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炼得的铁是_____(填“单质铁”或“合金”),该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二)FeCO3是菱铁矿的主要成分,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灼烧生成铁的氧化物和CO2气体。要探究碳酸亚铁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请你参与小华同学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 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就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②FeCl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不能;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固体成分是氧化铁;
猜想2: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猜想3:_____。
(活动与探究)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如图所示(加热和固定装置已省略),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加热玻璃管X。当Y瓶中产生的沉淀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氧气至玻璃管冷却。取玻璃管里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盐酸,微热,固体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两份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a | 向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b | 向乙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失 |
(结论与反思)
(1)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_____,因此,猜想_____(填“1”“2”或“3”)是正确的。
(2)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上述实验_____(填“a”或“b”)是多余的,因为_____。
(总结与提升)
(1)若实验结束时观察到Y瓶中仍然是澄清的,可能的原因是澄清石灰水的量不足,导致生成的碳酸钙转变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为_____。
(2)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华雪同学经过反思,觉得该实验设计还存在问题,因为如果在实验b中观察到_____,就不能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所以小华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取11.6 g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3.6 g。通过计算即可确定:FeCO3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一和图二提供的信息分别回答(1)(2)问和(3)问。
(1)图一中A可知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B、C、D、E中一共含有________种元素,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图二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为:(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中的质子数是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
(2)相同分子个数的和,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前者_______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填序号)_____;
(2)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序号)_____;
(3)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填序号)_____;
(4)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_____;
(5)若E为氧元素的一种粒子,请写出这种粒子的化学符号_____;
(6)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硅元素的质子数为14
C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掌握仪器用途,实验技能和方法对于化学实验很重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填“胶头滴管”或“药匙”)
(2)量取7.2mL水,需要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10毫升量筒”或“50毫升量筒”)
(3)少量酒精洒落在桌面上并燃烧起来你如何处理_________
(4)检验氢气的纯度操作,如果点燃时发出________,则证明氢气不纯,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
(5)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过滤装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过滤时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今年夏天台风“利奇马”光顾潍坊,台风过后,小刚要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自制纯净水,实验过程如图:
(1)A物质是一种新型絮凝剂高铁酸钠(Na2FeO4),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而沉降,试推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小刚取少量无色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水。
(4)对经过操作③以后得到的液体进行电解,如图所示,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写出化学符号),a试管内的电极连接电源的_________极,a、b两支试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之比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某学生如图2所示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②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要求填空。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烧杯 量筒 试管 蒸发皿
(2)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和药品进行探究实验。
提示:①碳酸氢钠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②
若将A、B连接,A中产生的气体并不能使B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____。
(3)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