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刚同学在做有关NaOH溶液性质的实验时,向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的CuSO4溶液。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在开始滴加硫酸铜前,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沉淀,随着硫酸铜的滴入,沉淀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加至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而不再改变;该图起点即产生沉淀的时间不对,错误;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既不消耗水也不产生水,而随着硫酸铜溶液的不断滴入,混合溶液中水的质量也不断增加,错误;C、在开始滴加硫酸铜前,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硫酸钠,随着硫酸铜的滴入,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并且硫酸钠的质量不断增大,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氢氧化钠耗尽,继续滴加硫酸铜溶液时,硫酸钠的质量不再增大,正确;D、随着不断滴入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逐渐消耗而减小,至硫酸铜过量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中不再含有氢氧化钠,错误。故选: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铜为蓝色固体,溶于水可得蓝色溶液。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查阅资料)
(1)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 CuSO4+H2O
(2)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NO2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假设)
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_____________,还可能生成了CuO和O2。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____________,加热 | 固体全部溶解,得到_____色溶液 |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
(2)在图A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图B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 集气瓶中气体为无色,带火星木条复燃 | 硝酸铜分解________(“有”或“无”)氧气生成。 |
步骤(2)是同学们查阅了新的资料后才设计完成的。该资料体现的是有关二氧化氮______的物理性质信息。
(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已知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据此,同学们认为,即使没有资料③,依据实验结论和“加热硝酸铜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可能具有助燃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资料1)融雪剂按组成分为有机融雪剂和无机融雪剂。
有机融雪剂的主要成分为醋酸钾,一般用于机场等重要场所。
无机融雪剂以氯化钠、氯化钙等为主要成分,其融雪原理与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食盐水的凝固点有关(见下表)。
溶剂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溶质质量(g) | 0 | 3.6 | 7.5 | 11.1 | 29.9 |
凝固点(℃) | 0 | -2.3 | -4.2 | -6.3 | -21 |
(资料2)钛(Ti)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酸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的特点,广泛用于航空工业;它无毒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理想的医用金属材料,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金属钛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燃烧。在稀有气体和高温条件下,用四氯化钛和镁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备金属钛。
依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飞机场使用融雪剂,应选择融雪剂的类别是___________。
(2)从无机融雪剂的融雪原理得出:100g溶剂中,溶质质量和凝固点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钛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4)金属钛着火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5)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等,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_______________。
(4)检验NH4Cl产品已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 ▲ 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实验操作 | 使用现象 | 对比结论 |
Ⅰ.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打磨3次,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 | 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 | 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说明 ① ▲ |
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 | ||
Ⅱ.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 | 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产生较多细小气泡,表面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 | 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说明 ② ▲ |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 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说明 ③ ▲ |
★影响因素:
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 ▲ 。
(5)请仔细观察下图:
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验员对每批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都要进行检测,标示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场。在实验室中取22g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发生的反应是:NaHCO3+HCl==NaCl+CO2↑+H2O。在上述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请你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注意标明二氧化碳、盐酸质量的相应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出22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包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中固体质量随加入的水的质量变化如图1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
Ⅲ.向实验Ⅰ所得的混合物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实验Ⅱ说明溶液pH>7
B. 由实验Ⅱ、Ⅲ说明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Ba(NO3)2、NaOH
C. B点时的清液中一定含Na+、NO3-
D. 若取实验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存在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里,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管中放入白磷(过量,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 ℃,燃烧现象及产物均与红磷相同 ),将玻璃管固定好,放在盛有80 ℃热水的烧杯上,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玻璃管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活塞最后约停在刻度_______处。
白磷在反应过程中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为书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1和图2相比,你认为哪种装置更好?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4CO + 2NO2 4CO2 + N2 )。
(1)请在题图第二、第三方框中补全微观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