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
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 。
(4)实验室还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常温下,在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不能使木条复燃的是 。
A.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B.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C.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硫酸铜溶液
D.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红砖粉末.
【答案】(1)集气瓶;
(2)B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3)AC;2KClO32KCl+3O2↑;熄灭酒精灯;
(4)A
【解析】
试题分析:(1)用于收集气体的氧气为集气瓶;答案为:集气瓶;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是固液反应制气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可选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故答案为:B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由于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所以发生装置应选择A,氧气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故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C;故答案为:AC;2KClO3
2KCl+3O2↑;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否则水会沿着导管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熄灭酒精灯;
(4)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速度太慢,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硫酸铜、二氧化锰、红砖粉末都能做催化剂,都能加快反应速度;故答案选A。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涛同学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他取了68.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1.0g二氧化锰,待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的总质量为65.8g(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的蒸发),请回答下列问题:(本题计算结果均精确至0.1g)
(1)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滤渣的质量为_____g,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
(2)该同学制得的氧气质量为_____g。
(3)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下列仪器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图中仪器
的名称______。
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可用于该反应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该装置的试管口还缺少______。
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可用装置______
填字母
收集一瓶
,如何检验
是否已收集满?______。
若实验室没有大理石或石灰石,只有碳酸钠粉末和盐酸,为了顺利制取一瓶
气体,请你选择最佳的装置组合______
填字母序号
,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
你认为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填“能“或“否”).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3)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D装置后添加一大气球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加热到80℃才有较多氧气生成,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立即生成氧气。采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实线表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曲线),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酸钾(KClO3)、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26g,加热后完全反应,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4g,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探究:
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査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I:“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与结论 |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 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 “锡纸”表面有 深灰色固体析出 |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 可知猜想 ______ 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
(交流讨论)(1)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_____。
(2)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若A/B为金属,则C为 ______ (填名称)溶液,则发生反应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 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Fe>Cu>A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锅
B.铜导线
C.黄金首饰
(2)我国湿法冶金早在西汉时期就巳开始,“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便是佐证,即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长时间放置,铁、铜制品锈蚀严重,黄金饰品依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