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实验温度20℃20℃20℃20℃80℃
加入溶剂种类酒精
加入溶剂质量20g20g10g10g10g
加入固体种类硝酸钾硝酸钾硝酸钾食盐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10g10g10g10g10g
溶解固体质量6.2g0g3.1g3.6g10g
(1)观察三组实验,写出第二组实验中缺失的数据:3.1g.
(2)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溶剂种类;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有①②④(填序号).
①温度 ②加入溶剂种类 ③加入溶剂质量 ④加入固体种类 ⑤加入固体质量
(3)由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填“>”“﹦”“<”)硝酸钾的溶解度.
(4)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D.
A.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C.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一定是80℃时的饱和溶液
D.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分析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缺失的数据;通过比较表格中各个因素,去除相同因素,不同的因素即为第一组实验探究的内容,可以据此完成解答;通过对表格中实验设计的几组实验的对比,可以得出本实验所探究的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即根据控制变量的探究方法来分析并完成解答;比较第二组数据结合题给的信息可以完成该题的解答,其中注意在本实验中烧杯和水的质量不变,变化的是硝酸钾的质量,从而可以求出m1和m2的差;结合分析及表格中的数据来完成解答,溶解度的定义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进行分析判断,注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为: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的条件下是否能够继续溶解溶质,而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解答 解:(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发现,20℃时20g水中最多溶解6.2gA,故10g水中最多溶解的A的质量为3.1g,故填:3.1;
(2)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在第一组实验中只有溶剂不同,其它条件都是相同的,所以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溶剂种类;
根据题干可以知道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溶剂种类对固体溶解性的影响,而第二组只有溶质的种类不同,从而溶解的质量不同,所以第二组研究的是溶质的种类对固体溶解性的影响的,比较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数据可以知道,在不同的温度下相等质量的水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温度也可以影响固体物质的溶剂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该实验研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温度、溶剂种类和固体物质的种类;故填:溶剂种类;①②④;
(3)根据第二组实验可以看出,20℃时固体硝酸钾的溶解性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故填:>;
(4)A、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B的质量是3.6g,故该温度下B的溶解度为36g,错误;
B、20℃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frac{3.1g}{3.1g+10g}$×100%,不是31%,错误;
C、第三组实验中,80℃时A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温度性,所以在任意的相同温度下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一定相等,也就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是对物质的溶解性知识的探究,主要是对实验对比的表格进行分析整理能力的考查,抓住变化的条件是解决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熟石灰、消石灰、CaO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生石灰、石灰石、CaCO3D.烧碱、苛性钠、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B.氧气在低温高压下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式都是由化合价得出来的
B.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C.硝酸铵(NH4NO3)中氮既显-3价,又显+5价
D.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g以下.若在1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g(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A(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2)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g上述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探究水的组成
B.
CO2的性质
C.
胆矾的研碎
D.
镁条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能源-国家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不但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了能源的国际合作,还在今年的5月18日于南海取得了可燃冰试开采的成功!请回答:
(1)据报道,全球可燃冰的能源总量,相当于已知化石燃料总量的两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气等;
(2)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下列产品中的①④(填序号)
①汽油 ②煤焦油 ③煤气  ④柴油
(3)乙醇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请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在此过程中,储存在乙醇内的是化学能为转化为燃烧释放出的内能;
(4)氢能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但是目前在生活和生产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是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正确操作是(  )
A.把试纸浸在待测液中
B.把待测液倒在试纸上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D.把试纸放在待测液上方,让待测液蒸气熏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干电池的截面示意图,废旧电池也是资源,将其回收利用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
(2)将电池填充物(MnO2、C及NH4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可得到NH4Cl溶液.NH4Cl还可用作化肥使用,属于化肥中的氮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
(3)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回收废旧电池的重要意义是AC.
A、节约金属资源    B、增加金属产量   C、减少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