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 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 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A集气瓶中预先加水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中,打开弹簧夹前集气瓶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实验C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______。
已知:和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实验D,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______填“”或“”,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
(1)A实验中用10mL量筒量取6mL蒸馏水,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A图中_________处(填“a”或“b”)的刻度线保持水平;
(2)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 (填序号);
①红磷过量或足量
②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③装置气密性好
④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⑤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3)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填名称),电解时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电解所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化过程中有两种氧化物
B. 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C. 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 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査后加入药品,并已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1)填写表格中的空白内容: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①缓缓通入CO2,点燃A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 | 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______ |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②点燃B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 | B处玻璃管内___________ | 以上实验说明___________具有还原性 |
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A、B两处的火焰 | C中有D中液体进入 | / |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罝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为_____,b为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粉末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中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及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________ ______填字母序号)发生装置制取氧气;二氧化锰起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Ca(HCO3 )2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 Ca(HCO3)2 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 CaCO3 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 )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活动二)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支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 (填①或②)更为科学,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