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常温下一些常见物质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洁厕灵 B. 苹果汁 C. 消毒液 D. 肥皂水
A 【解析】 消毒液、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洁厕灵、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洁厕灵的pH比苹果汁小,所以洁厕灵的酸性最强。故选A。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碳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能用于灭火 B. 能引发“温室效应”
C. 能促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D. 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D 【解析】 试题性质决定用途,A、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能用于灭火,正确,B、能引发“温室效应”,正确,C、能促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正确,D、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是一氧化碳,而不是二氧化碳,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题型:单选题
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电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A 【解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称为元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列甲、乙图示和相关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填“延展性”或“导电性”)。
(3)图乙表示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铝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由此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铝_____铜(填“>”、“<”或“=”)。
13,26.98;延展性;Cu,>。 【解析】 (1)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可知,图甲中铝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2)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3)图乙表示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由于铝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一段时间后,铝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红色物质是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死灰复燃 B. 冰雪融化 C. 高粱酿酒 D. 钢铁生锈
B 【解析】 A、死灰复燃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高粱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在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
(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填“>”、“<”或“=”)乙。
t1 175g = 【解析】(1)在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因为该温度下有交点;(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75g+x)×10%=25g,x=175g;(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等于乙。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8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这说明生态环境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化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来排放废气,以防止形成酸雨
B. 去超市购物使用布制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C. 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A 【解析】 A、化工厂通过加高烟囱并没有从根本处理废气,废气依然会排放到空气中,造成酸雨,选项错误;B、塑料难以降解会形成白色污染,故去超市购物使用布制购物袋,能减少白色污染,选项正确;C、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选项正确;D、化肥和农药能有效促进植物生长,但必须合理使用,否则会造成水体污染,选项正确。故本题选择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如图几个实验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解答;B、根据过滤的作用进行解答;C、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分析;D、根据实验中的热水起隔绝空气和加热的作用解答。 A、盐酸具有挥发性,但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错误;B、碘溶于酒精,过滤不能除去碘酒中的溶质碘,错误;C、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够溶解于水但溶解的量较少,故图...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