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①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若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盐酸溶液的pH,会使测得盐酸溶液的pH值偏大(填“偏大”、“偏小”、“不变”).
②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
③敞口放置的消石灰一段时间后,消毒杀菌效果会减弱CO2+Ca(OH)2═CaCO3↓+H2O.
④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⑤用铁粉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硫酸Fe+2HCl═FeCl2+H2↑.
以上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②④.(填序号)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和根据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①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氢离子的符合是H+
测某稀盐酸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会导致盐酸的酸性减弱,pH升高,这样测得的pH会偏大.
②氢氧化铝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③消石灰是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⑤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以上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②④;
故答案为:①H+;偏大;②Al(OH)3+3HCl═AlCl3+3H2O;③CO2+Ca(OH)2═CaCO3↓+H2O;④Fe2O3+6HCl═2FeCl3+3H2O;⑤Fe+2HCl═FeCl2+H2↑;②④;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Na2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Cl2溶液为中性.
【猜想】
Ⅰ: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
Ⅱ: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为NaOH
Ⅳ:固体为Na2CO3
【实验推断】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猜想 I不成立.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Na2CO3存在.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有NaOH存在.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 II是成立的.
【反思评价】
(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的目是除去溶液中的Na2CO3,防止干扰NaOH的鉴定.
(3)表格中实验操作③还可以采用硫酸铜生成蓝色沉淀、氯化铁生成红褐色沉淀 方法得到相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frac{1}{5}$的结论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如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便于检验生成物.
(2)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stackrel{点燃}{→}$水;
(4)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氧气.
(5)在D处,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点燃气体,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写出方法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生成黒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黒色的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自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変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光色无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B(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着火点;③和氧气接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CO2+H2O═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等一切生物的生存以及工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以下有关水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可以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B.水能灭火,但把少量水撒到烧旺的煤炉里面,火焰反而更猛烈,这是因为水和煤里的碳反应生成更易燃的CO和H2
C.往自来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盛开水的热水瓶底常沉积一层水垢,这些都说明地表水不是纯净物
D.“水能载舟”是因为水有浮力,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将足量混有水蒸气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下列方框中所示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C处所发生的实验现象:
A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红色的粉末变成黑色
(2)写出A、B、C、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O2+H2O═H2CO3,B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C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D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一种碱Mg(OH)2,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2H2O=Mg(OH)2↓+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