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绳锯木断 B.滴水成冰 C.死灰复燃 D.聚沙成塔

【答案】C

【解析】A、绳锯木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聚沙成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回答: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若用S表示物质溶解度,在_____℃时,SA=SB>SC

(3)将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比较,其结果_______;

(4)接近饱和的A、B、C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5)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采用_________方法提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在氨水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铁粉,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C.加热饱和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是最理想的氢能来源

B.电解水时,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利用海水的潮汐变化可以获得电能

D.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太阳为其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有一白色固体X,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钙、氯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主要流程及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步骤①实验现象确定白色固体X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产生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色固体X中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5)将白色固体X转化成氯化钠固体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人类和其他一些动物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为了减慢大气中CO2 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自然界中的水常混有泥沙,除去水中泥沙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理想燃料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A.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B.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C.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高锰酸钾

D.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