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0 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39g.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大,并且浓硫酸在溶解的时候要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足以使水沸腾,而引起酸液的迸溅,所以为了防止酸液迸溅引起危险,而应该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盐酸.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除去碳酸钠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分析 (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求算出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根据浓硫酸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比较及浓硫酸溶解放出大量的热来分析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的原因;利用碳酸盐的性质,检验碳酸钠的存在,证明氢氧化钠变质;
(2)选择合适的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形成白色沉淀,可以判断出反应产生现象,然后利用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的性质,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以确定溶液的组成,从而判断氢氧化钠变质情况

解答 解:(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
10g×98%=(10g+x)×20%
解得:x=39g,
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大,并且浓硫酸在溶解的时候要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足以使水沸腾,而引起酸液的迸溅,所以为了防止酸液迸溅引起危险,而应该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故填:39;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大,并且浓硫酸在溶解的时候要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足以使水沸腾,而引起酸液的迸溅,所以为了防止酸液迸溅引起危险,而应该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①碳酸盐可以与酸反应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无色溶液可能是:盐酸;故填:盐酸;
②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根据题中的实验结论可以知道能观察到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而氯化钠、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故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则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变红,所以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
故填: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除去碳酸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 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BaCl2=BaCO3↓+2NaCl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点评 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时,可先把碳酸钠变成沉淀并且不生成影响氢氧化钠检验的碱性物质,然后使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面是小华在学习化学中总结的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只有燃烧的化学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下表是a、b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温度/℃020304060
溶解度/g物质a13.331.645.863.9110
物质b21.49.847.245.633.87
(1)从0℃升温到60℃,等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较小的物质是b(选填“a”或“b”).
(2)表中,20℃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31.6克,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物质a正好达到饱和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2015年5月12日,海西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最长跨海大桥--泉州湾大桥正式通车.大桥的建设及通行涉及到许多的化学知识.
(1)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索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金属(选填“金属”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水和氧气发生反应而生锈.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废旧钢铁表面的铁锈可用盐酸除去,其原理是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奥运会会标是五环旗,假定奥运五环旗中的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常见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四种反应中必须包含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适合的一组是(  )
绿
ASiO2NaOH溶液CuSO4溶液AgO2
BO2Fe稀H2SO4NaOH溶液CO2
CO2NH3稀H2SO4NaOH溶液Al(OH)3
DMgAlCO2Fe2O3KOH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10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实验室里,同学们做氧气的制取、性质的分组实验,实验中各小组要消耗两瓶氧气.经计算这两瓶氧气在通常状况下的质量共约为0.72g,若要用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来制取氧气: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它属于氧化物(填“氧化物”、“混合物”或“单质”)
(2)至少需要向每个实验小组提供该溶液15.3克.提示:10%过氧化氢溶液的密度为1.04g/cm3
(3)实验准备室中有下列仪器,为保证同学们安全顺利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有②③ (写序号)
(4)街头露天烧烤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而且设备简陋,容易导致肉类烧焦.在烧焦的肉类中含有一种强致癌物质3,4-苯并芘,它的化学式是C20H12,C20H12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2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用化学符号表示:
氢离子H+两个氢原子2H两个二氧化硫分子2SO2硫离子S2-
亚铁离子Fe2+铜离子Cu2+硝酸根离子NO3-铝离子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为氧化物的是(  )
A.天然气B.冰水混合物C.KClO3D.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