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为液体,且组成A和C的元素种类相同;B和D为气体;蓝色絮状沉淀E加热分解生成黑色固体F。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D → C __________, E → F __________。
【答案】H2O2 O2 2H2+O2 2H2O Cu(OH)2 CuO+H2O
【解析】
(1)E为蓝色絮状沉淀,故E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为氧化铜和水,由图可知,F为黑色固体,故F为氧化铜,C为水,又因A和C为液体,且组成A和C的元素种类相同,故A为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由图可知,A能产生B和C,故B为氧气,化学式为O2;由图可知,C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D为氢气。
(2)由(1)分析可知,C为水,D为氢气,氢气燃烧可生成水,故D → C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由(1)分析可知,E为氢氧化铜,F为氧化铜,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O+H2O;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下图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m____,n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与B相比优点是____。
(4)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填“a”或“b”)端通入;若使用装置F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c”或“d”)端通入。
(5)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鱼鳔(如图所示)产生了兴趣,他以“探究鱼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进行探究实验,通过查阅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氮气,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以下是小明分两步进行的探究实验:
①用两种方法测量鱼鳔内气体体积: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鱼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B、在水下刺破鱼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鱼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所示)。你认为测量结果最不准确的一种方法是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
②探究鱼鳔内气体的成分:用两瓶鱼鳔内的气体进行实验,帮助他完成下表中的实验记录: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验证鱼鳔内含O2 | _____ | ______ |
验证鱼鳔内含CO2 | _____ |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分析图示并结合有关知识,判断下列有关说法.
①空气比等质量的液态空气体积大的原因是空气中分子体积比液态空气中分子体积大;
②同一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且该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③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微观实质是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种类不发 生改变;
④液态空气和空气中分子都在不断运动且运动速度相同;
⑤分离出来的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不支持燃烧.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⑤ D. 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如图甲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从图甲中选用的仪器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 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熄灭酒精灯 ⑥收集气体 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_______(填接口的字母)→d。
(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该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N2
B. 分离空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 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D. 合成过程中消耗NH3和CO2的质量比为17︰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Ⅰ.(实验目的)探究固体物质溶于水时的热现象。
Ⅱ.(查阅资料)
(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
(2)通常状况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Ⅲ.(提出猜想)物质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有可能出现放热、_____、既不放热也不吸热等三种可能性。
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试剂瓶a、b、c中分别盛装有A、B、C三种干燥的粉末状固体药品。操作:用a、b、c三个烧杯,分别盛装相同体积的水,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撤去酒精灯,见沸腾刚止即迅速向a、b、c烧杯中对应加入一药匙的A、B、C。现象:a烧杯中的水立即沸腾,b、c烧杯中的水未见沸腾现象。
Ⅴ.(实验结论)
(1)物质A溶于水时,其热现象为_____,说明Q吸_______(填“>”或“<”或“=”)Q放。
(2)物质B或C溶于水时,其热现象为_______。
Ⅵ.(反思交流)不能准确断定物质B或C溶于水时的热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Ⅶ.(拓展实验)小张同学对物质A溶于水的实验现象很感兴趣,继续向沸腾刚止的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A,又看到沸腾现象,继续如此重复实验,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A,却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 ℃时,对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做如下处理,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假设每次增加的溶质皆完全溶解)。
(1)蒸发掉10 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增加10 g NaCl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增加10 g NaCl和10 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加入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补钙的钙片出售,如图是某品牌高钙片的部分说明。(提示:维生素D中不含钙元素)
(1)CaCO3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计算每片钙片中含钙元素的质量______;(第(2)题写出计算过程)
(3)某种牛奶中含Ca≥0.10g/100g,若改用该牛奶补钙(假设钙元素在体内完全被吸收),则每天至少喝______盒牛奶(250g/盒)才与该钙片的补钙效果相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硬水中的镁离子____; (2)标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 (4)铁离子__;
(5)氖气___; ⑹两个氢氧根离子___.
(7) 表示的微粒是______;(8)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物质______;
(9)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____;
(10)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