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100 g该浓度的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 g
B.需量取水的体积为100 mL
C.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溶解
D.装试剂瓶时有液体洒出,不影响溶液浓度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气体能被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能够再分
C.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
D.打开试卷,能闻到油墨的味道----------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徽,见微知著”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思维方法。对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 | 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 |
B | 自然界中的水有三态变化 | 水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C | 自然界中,金刚石最硬,但石墨质软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D | 10毫升的水加10毫升的酒精体积小于20毫升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金属冶炼技术最早起源于我国。考古发现,3000多年前古代民间工匠们就掌握了较成熟的“火法炼铜技术。”“火法炼铜”是用炭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从而将铜还原出来。李白《秋浦歌》中的一首诗描写的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火法炼铜“的热烈场面。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唐代属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古代时著名的铜、银产地。这首诗的意思是:“炉中的炭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工人们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们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寒川,也有译作寒冷的山谷)。”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填空:
(1)该诗中描写了炭的燃烧现象是___,为使炭充分燃烧起来,应采取的措施是___。
(2)与“火法炼铜”不同,作为现代“湿法炼铜”先驱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原理是____。
(3)河水是人类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下列有关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寒冷河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 寒冷河水中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 河水荡漾是物理变化
D 用活性炭可将河水净化为纯净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变化,对下列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C.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D.氢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有着严格的程序。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在试管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再直接投入铁钉,观察反应现象
B.固体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气管伸入水中,在用手握紧容器外壁
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后,先将酒精灯熄灭再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的成分是_____。
(2)铸造硬币不需要考虑金属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 硬度 B 抗腐蚀性 C 导电性
(3)用除锈剂(有效成分为稀盐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0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各种病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成分。黄曲霉素AFTB(化学式为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得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转为肝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黄曲霉素是一种化合物
B.黄曲霉素中氮、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7: 12: 6
C.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量为312
D.长期食用地沟油有可能诱发癌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