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A物质是某地刚出土文物上刮下来的固体物质,实验证明它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F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银白色金属,G是一种黑色的化合物,D、E、F、H均为单质,I可作温室的气体肥料.
(1)组成A的元素有Fe、O、H(写元素符号);
(2)物质I的化学式为CO2
(3)写出①、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②3H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H2O;
③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分析 根据F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银白色金属,所以F是铁,G是一种黑色的化合物,D、E、F、H均为单质,I可作温室的气体肥料,所以I是二氧化碳,B通电会生成D和E,所以B是水,D、E是氢气、氧气中的一种,铁会与D反应,所以D是氧气,E是氢气,氢气和C高温生成铁和水,所以C可以是氧化铁,A可以是氢氧化铁,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G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和H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H是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F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银白色金属,所以F是铁,G是一种黑色的化合物,D、E、F、H均为单质,I可作温室的气体肥料,所以I是二氧化碳,B通电会生成D和E,所以B是水,D、E是氢气、氧气中的一种,铁会与D反应,所以D是氧气,E是氢气,氢气和C高温生成铁和水,所以C可以是氧化铁,A可以是氢氧化铁,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G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和H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H是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组成A的元素有:Fe、O、H;
(2)物质I的化学式为:CO2
(3)①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②是氢气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H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H2O;
③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故答案为:(1)Fe、O、H;
(2)CO2
(3)①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②3H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H2O;
③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为红色固体,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Fe.
(2)写出化学方程式:①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②2HCl+Ca(OH)2═C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请用化学知识回答:
(1)化石燃料通常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2)如果煤炭长期密实地堆积,可能会因缓慢氧化导致温度升高而自燃;当大量堆积的煤发生燃烧时,灭火的最好方法是用沙或土覆盖等方法隔绝空气(写一种).
(3)汽车的尾气管中装有金属铂、钯的合金网,目的是将汽油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CO、NO转变为CO2和N2,那么这些金属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些化学反应可以用X+Y═M+R表示.关于此类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是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Y是金属,则该反应一定生成氢气
C.若X是酸,Y为碱,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X是酸,Y为盐,则该反应一定有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现有:①维生素C、②蛋白质、③生石灰、④尿素、⑤硝酸钾、⑥铁粉,六种物质中,可用来作食品“双吸剂”(即能出去水蒸气和氧气)的是⑥(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合肥料的是⑤,蔬菜、水果富含的营养素是①,用来修补受损组织的物质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铁水铸成锅C.葡萄酿酒D.胆矾研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
(2)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CaCO3、BaCO3(填化学式).
(3)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会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钾.
(4)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6)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4.4g
(2)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对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可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所有性质均未改变
C.并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但分解反应一定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某些催化剂可催化多个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5月的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做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你帮忙填写以下空白.
实验Ⅰ: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MnO2,塞进带导管和仪器A
的双孔橡皮塞,关闭活塞C,向A中添加稀的
双氧水,塞上塞子B,将导管放入底部有少量
黄沙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③(操作M),控制活塞C,逐渐滴加双氧水,收集O2并验满.
(1)写出仪器A的名称:分液漏斗.
(2)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活塞C,把导管末端插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锥形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不好.
(3)步骤②中,塞进双孔橡皮塞的方法是先把导管用水润湿,然后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导管,双手配合慢慢旋转插入.
(4)步骤②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黄沙的目的是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5)步骤③中,操作M为在仪器A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6)步骤③中,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实验Ⅱ: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7)该反应的现象有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8)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9)实验表明:改用加热KMnO4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进行本实验,成功率更高,原因可能是获得的氧气更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