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可再分的
B.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C. 同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D.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綦江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中小学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有下列物质:①氢气 ②钛合金 ③一氧化碳 ④乙醇 ⑤C60,请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
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__________;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是__________;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__;分子结构与足球相似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的气泡逸出,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质增大 B. 溶解度不变 C. 浓度减小 D.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家中烧开水的铝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水垢(如图)。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中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化合物,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观察与问题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质是什么?
假设与预测 ①小雨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可能是碳酸钙。②我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
实验与事实 依据猜想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猜想正确应该的实验现象 | |
验证猜想①的方案 | 取少量水垢于试管,滴加稀盐酸, 在试管口用燃烧着木条检验, | ________________ |
验证猜想②的方案 | 取少量硬水于试管并加热,将生成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解释与结论 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
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现有H2、CO、CO2三种气体,请从不同角度指出其中任一气体与另两种气体的不同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能用符号R2+表示的是(R代表某种元素符号)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渐加入到3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含锌的质量;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将反应后溶液蒸发44.6g水仍无晶体析出,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燃物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然烧
B.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烍、爆炸
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图书档案起火,应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 B.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是由于这两种物质 的组成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C.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 D.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
为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不停运动的性质,同学利用浓氨水、酚酞试液、饮料瓶、试管、棉花、滤纸等设计出多种实验装置 | 汤姆生、卢瑟福等学者潜心研究,经过无数次 的实验分别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推 动了人类对微观物质世界的认识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