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厂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不会污染空气
B.大量使用农药,不会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
C.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不会造成污染
A、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是工厂汽车等排放的废气及粉尘,故此选项错误.
B、为减少环境污染,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是有效的途径,故此选项错误.
C、白色污染主要由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所以回收各种塑料制品可以减少污染,故此答案正确.
D、废旧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汞、铅、镉等有毒,必须回收,故此答案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根据你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技能回答:
(1)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引起的中毒;
(2)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其原因分别是
 
 

(3)劣质装修材料会散发出甲醛(CH2O),人长时间接触甲醛易患白血病.甲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甲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刘大爷家的庄稼出现倒伏现象,你会建议他使用化肥中的
 
肥;
(5)医生为一病人所开处方中有一瓶500g生理盐水注射液.已知生理盐水一般含有0.9%的NaCl,则该生理盐水可为病人补充
 
g NaCl.
(6)使用生铁锅炒菜能为人体提供造血所需的微量元素
 
元素,但生铁锅较易生锈,日常生活中防止生铁锅生锈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怀柔区二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将试纸颜色与比色卡对照读出pH
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将试纸颜色与比色卡对照读出pH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除氧和隔氧
除氧和隔氧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过一会红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观察现象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过一会红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观察现象
,②观察到的现象
溶液呈红色不消失.
溶液呈红色不消失.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7
7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稀盐酸过量
防止稀盐酸过量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反应充分
使反应充分

③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④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你认为:②可能是
Na2CO3
Na2CO3
; ③可能是
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4)为了进一步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取了13.3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200g10%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求:
(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
(3)在图2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图.(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根据你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技能回答:
(1)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引起的中毒;
(2)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其原因分别是
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浓硫酸有吸水性
浓硫酸有吸水性

(3)劣质装修材料会散发出甲醛(CH2O),人长时间接触甲醛易患白血病.专家建议新装修的住房不要马上入住,应经常开窗通风.甲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甲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2O+O2
 点燃 
.
 
CO2+H2O
CH2O+O2
 点燃 
.
 
CO2+H2O

(4)思宇家楼后的庄稼出现倒伏现象,家惠建议她使用化肥中的
肥;
(5)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某病人因腹泻脱水,医生所开处方中有一瓶500mL生理盐水注射液.已知生理盐水一般含有0.9%的NaCl(密度约为1g/mL),则该生理盐水可为病人补充
4.5
4.5
gNaCl.有时候需要给病人直接输葡萄糖液快吸收补充能量的原因:它
不是
不是
高分子化合物(是、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化学教研室 题型:022

  我国西部开发的实施中,某县当地的资源如下:①一个大盐湖中含有丰富的Na2CO3;②山脉的岩石多是石灰岩;③地下贮藏大量的煤和赤铁矿矿石;④有一座黄铜矿(矿石的主要成分是Cu2S)。已知:Cu2SO2  2CuSO22SO2O22SO3SO3能与水反应。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为尽快发展该县经济,请你设计一套生产方案,该县可以生产哪些工业产品(不包括原材料生产,有几种可能写几种,不够时可以添加)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2)写出有关产品生产中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提出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保护的合理意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化学教研室 题型:022

  我国西部开发的实施中,某县当地的资源如下:①一个大盐湖中含有丰富的Na2CO3;②山脉的岩石多是石灰岩;③地下贮藏大量的煤和赤铁矿矿石;④有一座黄铜矿(矿石的主要成分是Cu2S)。已知:Cu2SO2  2CuSO22SO2O22SO3SO3能与水反应。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为尽快发展该县经济,请你设计一套生产方案,该县可以生产哪些工业产品(不包括原材料生产,有几种可能写几种,不够时可以添加)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2)写出有关产品生产中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提出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保护的合理意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