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过氧乙酸试剂瓶的标签。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填最简比)。
(2)该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
(3)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3000g,则需要试剂瓶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教育集团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现取 9.3 克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不考虑水分),与一定量质量分数 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2.2 克二氧化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样品中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 5.3 克
B.反应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为 36.5 克
C.该样品未变质时固体应为 8 克
D.完全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战疫情爱心卷)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取少量氢氧化铜固体。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战疫情爱心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战疫情爱心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B.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大量热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打开盛有浓硫酸的细口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金属以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电路中,经常使用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_________。锈蚀后的金属经过除锈后,可以回收利用。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向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过滤后,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填符号)。
(3)某炼铁厂日产含铁97%的生铁2800t,理论上该厂每日需消耗含Fe2O380%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NO3、 KCl 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乙:水
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制造物质、研究物质 小博同学想组装一套能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 (填序号)装置,利用装置 E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小博同学运用所制得的二氧化碳采用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 | 实验二 |
|
实验一:振荡 3 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 A>B>C, 其中 B 瓶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对比_________瓶(选填“A”“B”或“C”)的塑 料瓶变瘪的程度,可证明 CO2 能与 NaOH 发生反应。
实验二:观察到 C 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蓝色石蕊试纸_________;此实验可证明__________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电解水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使用直流电源
B.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D.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