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用铝作导线B.用冰块做致冷剂C.用氢气做燃料D.用铁作铁锅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铝作导线,是利用了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冰块做致冷剂,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氢气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铁作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分类的标准,结论也不尽相同.下列每组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两种物质组成有所不同,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将其区分出来并说明理由.
化学式被区分的物质(名称)理由
CO2、H2O2、H2OCO2不含氢元素
C、CO2、H2CO3C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稀有气体0.94%、其它气体及杂质0.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气体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1)2个钙原子2Ca,
(2)氧气O2
(3)二氧化碳CO2
(4)氮元素N,
(5)H氢元素、1个氢原子,
(6)3H3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1):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2):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
实验(3):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
他们得到三次实验的数据见表:
编号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
反应前/g4.8112.6118.4
反应后/g8.0112.4118.4
(1)在实验①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了,请解释原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因此,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原来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2)由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实验②中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3.2g,实验②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3)在上述三个实验中都遵循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只有实验③(填序号) 能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因此,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时,当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时,必须在密闭容器进行.
(4)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5)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①③④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O2B.OC.C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选择H、O、C、Na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一种非金属单质H2或O2或C;
(2)一种非金属氧化物H2O或CO2或CO或H2O2
(3)一种可溶的盐Na2CO3或NaHCO3
(4)一种碱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