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实验桌上摆放着以下药品:铝丝、铁丝、铜丝、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亚铁溶液、酚酞试液.
(1)以上药品中属于酸的是稀盐酸,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2)相互作用能迅速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3)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请只选择以上的三种药品来验证.
药品       操作      现象

分析 (1)根据酸的特征及常见的酸碱性判断;根据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成红色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析金属和酸的反应速率;
(3)根据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检验的方法设计实验.

解答 解:(1)稀盐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属于碱,能够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2)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快,因此三种金属中铝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最快,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3)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H>铜,根据提供的药品可以选择稀盐酸,看产生气泡的快慢,故答案为:

药品操作现象
稀盐酸取三支试管,分别倒入稀盐酸各2毫升.然后各放入三种金属;产生气泡最快的是铝,较慢的是铁,无现象的是铜

点评 此题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意义的掌握与应用,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实验室需用含盐10%的盐水300千克,而实验室中只有含盐16%与含盐8%的盐水,问怎么配制才能得到所需浓度的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奶奶过生日,小明和爸爸妈妈送去了鲜花和生日蛋糕,花香满屋.请你从分子的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分子在不断运动点燃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是利用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原理.
(2)小明妈妈在厨房为大家烧制了一顿丰富的晚餐.
①妈妈使用铁制大勺炒菜,这主要是利用了铁优良的导热性.不仅如此,使用铁制炊具还可以预防因缺铁引起的贫血症.
②妈妈为大家做了米饭、红烧肉、花生米、水煮鱼、牛肉汤等饭菜,小明认为在这些食物中缺乏维生素这种营养素.
(3)餐后小明来到厨房用洗洁精和水来洗涤餐具,这是利用乳化作用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绿色化学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课外小组同学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固体进行了分离回收.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如图是他们进行回收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拆开A装置时,发现导管中有许多固体粉末,原因是: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而实验忘记加棉花团,写出该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在操作C中,仪器①的名称是:漏斗,去除二氧化锰表面的锰酸钾的操作是:用水洗涤、干燥;
(3)在操作D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
A.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B.烧碱固体潮解变质
C.铁钉生锈D.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B.除去烧碱中混有的纯碱,可以使用稀盐酸
C.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要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
D.稀释浓硫酸时,向浓硫酸中缓缓加水,并用玻璃棒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属于纯净物是(  )
A.空气B.石油C.海水D.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明对妈妈买来的一包培制糕点、面包的发酵粉产生兴趣,他拆开发酵粉包装,里面有两小袋白色粉末:一袋是碳酸氢钠(NaHCO3),另一袋是酒石酸(C4H6O3).妈妈告诉小明烤制面包的方法:将加有两种粉末的面团揉和均匀后,放在烤箱中烘烤,就可制成疏松多孔的面包.下面是小明探究这种发酵粉的过程,请你一起探究【查阅资料】
(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固态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水果中;
(2)发酵粉产生的CO2能够使面团疏松多孔;
(3)NaHCO3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发酵粉如何产生CO2
【猜想】
A.…
B.酒石酸与NaHCO3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产生CO2
C.NaHCO3受热产生碳酸钠和CO2等物质.
【实验探究】
(1)小明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A.则猜想A是“碳酸氢钠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小明将酒石酸粉末和NaHCO3粉末在纸上混合均匀,放入试管,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当他向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时,立即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B正确.
(3)为探究猜想C,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他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分别写出a、b两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Ca(OH)2+CO2=CaCO3↓+H2O.
②他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说明该粉末是Na2CO3
【得出结论】从上面的探究过程中,你能总结出哪些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