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四组离子,有一组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3+ SO42- H+ Cl﹣ B.H+ Na+ K+ NO3-
C.Mg2+ Cl- OH- Na+ D.H+ Ba2+ NO3- SO4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0分)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
(2)小亮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该溶液中不可能是氯化钠。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继续进行下列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钡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硫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在两个方案中选一个方案,填写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加 。 |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实验反思]
①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是碳酸钠,那么它是 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________________ 。
(4)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设计如下方探究方案:取纯碱样品11g,加足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称量,得到10g白色滤渣。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5)探究方案中因缺少 _ (填操作名称),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3)小龙同学利用吃完的碎碎冰饮料包装袋设计了图F的发生装置来代替B装置制取氢气,其优点是 ,
他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下列装置的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F→ (填序号)。
A、b→c→d B、b→c→e C、c→b→d D、c→b→e
(4)小露同学利用草酸钠固体(化学式为Na2C2O4)加热分解制取一氧化碳,并用CO还原氧化铁。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①一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述所给装置中的 (填序号);
②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现象是 ;
③该装置中锥形瓶(足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Ⅰ检验并吸收生成的CO2;
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大米霉变 C.玻璃破碎 D.氧气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
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Al(NO3)3、Zn(NO3)2和Cu(NO3)2;
④向固体乙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兴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示①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装置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F装置和G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
气体→( )→( )→( )→( )→D。
(4)若将装置A和D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兴市九年级阶段(4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9分)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
(2)配制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 、转移.量取水时如俯视读数,则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0%,最后将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在标签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 (填字母)
A.40g B.10% C.NaOH溶液
(3)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4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后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②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初三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13分)某兴趣小组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探究。
I.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鸡蛋壳中含钙元素。
【实验步骤和现象】取一些鸡蛋壳予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写出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二:做无壳鸡蛋
【实验步骤和现象】如图所示:将一个新鲜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加入量浓盐酸后,鸡蛋会出现上浮、下沉、再上浮、再下沉的现象,反复多次。最后变成无壳鸡蛋。
【解释与交流】用化学和物理知识解释鸡蛋上浮、下沉多次的原因
Ⅱ.定量探究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做如下实验。取用2.00 g鸡蛋壳样品,把20.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一次加入5.00 g | 1.50 g |
第二次加入5.00 g | 1.00 g |
第三次加入5.00 g | 0.50 g |
第四次加入5.00 g | 0.30 g |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 次样品中主要成分已完全反应。
(2)(3)计算过程中和最后数字精确到0.01,若是百分数,则精确到0.1%]
(2)求鸡蛋壳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在上述实验所得滤液中加30.00g水,加入 g氢氧化钙能使溶液pH等于7。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0g上述稀盐酸需加水的体积为 (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