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A.难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大 C.易溶于水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密度比空气小 【解析】 根据收集气体的方法,可以推断气体的性质,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物质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物质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因为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既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密度又比空气的密度小。故选A,D选项可添加密度比空气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燃烧与灭火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文)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白磷通常保存在冷水中,铜片上的白磷要进行干燥处理

B.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提供温度的作用

C. 图1实验可以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不同

D. 图2中的热水与图1中的热水应保持相同温度

B 【解析】 A、白磷的着火点低,通常要保存在凉水中,所以铜片上的白磷要进行干燥处理,故正确;B、实验中的热水不但提供温度还可以隔绝空气,故错误;C、图1中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不同,故正确;D、对比实验中要求只有一个变量,所以图2中的热水与图1中的热水应保持相同温度,故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1 爱护水资源 题型:单选题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 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D.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C 【解析】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但是大多是海水,淡水少,故A正确;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故B正确; C、生活中接触的水大多是水的溶液,所以接触的纯水少,水溶液多,故C错误; D、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故D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将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将CO2制成干冰 D. 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 【解析】 A、金刚石加工成钻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体现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将CO2制成干冰,是二氧化碳由气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本题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色,该过程有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三单元的综合测试阶段过关检测题(一) 题型:简答题

分析硫、木炭、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问题。

⑴铁丝燃烧时,需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所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原因________________。

⑵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_______火焰。木炭和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

⑶铁丝燃烧瓶底的水可用细沙代替,而硫不能,由此推测S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硫、铁丝燃烧实验中用到的氧气,最好采用_______法收集;其中A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⑷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A、B、C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均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引燃铁丝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蓝紫色氧气的浓度不同易溶于水排水吸收二氧化硫,以免污染空气S+O2SO2化合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硫、碳、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铁丝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硫在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三单元的综合测试阶段过关检测题(一) 题型:单选题

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课本中所设计的下列实验中,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

A. 铁钉锈蚀实验 B. 用红磷燃烧验证空气中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实验

C.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 D. 小花用紫色的石蕊探究CO2和水反应的实验

B 【解析】 对比实验可通过若干个装置同时探究一个或多个条件对同一事件的影响,其关键是必须至少有一组作为对照。 A、铁钉锈蚀实验是通过三个实验,探究氧气和水两种因素对铁生锈的影响,所以是对比实验;B、用红磷燃烧验证空气中氧气占空气总体积1/5的实验,是一个单纯的实验,无对比实验,不是对比实验;C、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可通过温度、溶质、溶剂的种类等对照项进行实验并分析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三单元的综合测试阶段过关检测题(一)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D 【解析】 试题D、是分液漏斗,而不是长颈漏斗,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碳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甲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 、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 (填写用途).

(2)丙实验: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__ 色,说明________ (分子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灭火;红;分子不断地运动 【解析】 (1)二氧化碳能慢慢的倒入下面的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灭火;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溶于酚酞溶液中的水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故现象为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也可以说明分子做无规则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用二氧化锰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②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该集气瓶中进行实验,推测实验现象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③双氧水分解也可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0.5g氧化铜中滴加双氧水,反应结束后固体仍为0.5g且呈_______色。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双氧水分解反应后,氧化铜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步骤

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氧化铜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2H2O2 2H2O+O2↑c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的不一定是纯氧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因为氧气的浓度达到了使其复燃的纯度黑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盛有该滤渣的试管中重新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冒出,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析】 ①根据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来分析;②根据表格数据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③根据催化剂的性质以及物质的颜色来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