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 A. | 元素 | B. | 单质 | C. | 原子 | D. | 离子 |
元素的概念.. | |
专题: |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
分析: | 在讨论物质的宏观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药品、食品或日常生活用品中常说的含有什么等通常指的是元素. |
解答: | 解:在宏观上讨论物质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元素.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为:A |
点评: | 物质的描述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在讨论物质宏观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一般用:某物质由××元素组成,当讨论物质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如图甲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B.不间断放水刷牙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5)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
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
(6)暴雨过后,河水的能见度很低,某同学取回河水进行研究,首先进行过滤,若采用如图已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该图操作中存在一处明显错误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小明选择C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用该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写出用该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在该反应中MnO2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 .
(3)小明若想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他选用气体收集装置中的 (填装置序号)可以使后续实验带来方便、快捷、环保,理由是 .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受热后分子会膨胀变大 |
| B. |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 C. |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
| D. |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1)小丽同学用烧杯分别取少量井水和蒸馏水,加入适量 ,搅拌,发现蒸馏水中泡沫多,而井水中出现浮渣,结论: 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 方法达到软化硬水的目的.
(2)图1所示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与负极相连的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
②反应一段时间以后,甲、乙两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理论上应为 ;小丽同学经细致观察,发现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略少,其可能的原因是 .
(3)自来水厂的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后再经活性炭层(如图2)处理.活性炭为大小适中的颗粒,所以有 作用;活性炭本身又是多孔性结构,所以又具有 作用.
(4)实验室在用过滤法分离混合物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教材上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据此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 A. | 酚酞溶液遇蒸馏水呈无色 | B. | 酚酞溶液遇氨水变红色 |
| C. | 氨分子之间有间隔 | D. |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 | 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
| B. | 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
| C. | 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
| D. | 分子由原子构成,但分子不一定都比原子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