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香水挥发B.煤的炼焦C.车胎爆炸D.干冰升华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香水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煤的炼焦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车胎爆炸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饮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豆浆B.苹果醋C.碳酸饮料D.绿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硫酸和盐酸都是实验室常用的酸,它们有许多相似的性质.
(1)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
(2)都能除去铁锈,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看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颜色变为黄色,其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请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据报道:国内首把碳纤维小提琴已问世,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选填“金属”“合成高分子”或“复合”,下同).“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代替传统材料,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写化学式).为了及时发现天然气漏气爆炸,可在厨房墙壁的上方(选填“上”或“下”)方安装报警器.
(3)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frac{\underline{\;440℃\;}}{高温}$2Na2CO3+C,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4)“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具有吸附性  B.属于有机物      C.可处理海上的石油泄漏
(5)在清明期间,因市民烧纸祭奠引发多起森林火灾,专家建议祭奠完毕要用沙土覆盖燃烧的纸币方可离去,原因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针对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使用的有毒的SO2气体对某些食品进行漂白,某科技兴趣小组以小麦幼叶为实验对象,研究SO2对植物的危害.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酸溶液与固态的亚硫酸钠反应可产生SO2气体:Na2SO3+H2SO4═Na2SO4+SO2↑+H2O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1)该小组从实验室取得溶质质量分为75%硫酸溶液200克,含硫酸150克;
(2)该小组若想制取0.64克二氧化硫,至少需要10%的亚硫酸钠溶液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可表示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含有42个原子B.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C.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是15:22:5D.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图1是以空气和其它必要的原料合成化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图2标签所标注的“含氮量≤30%”是否合理否(选填“是”或“否”).
(4)硝酸铵属于氮肥(填写化肥类别).分析图2标签上的信息,可得出硝酸铵具有的性质是ACD(选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D.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实验①的明显错误是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②中的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2)图2装置中看到现象是铁树上挂有的浸有酚酞试液的脱脂棉球团变为红色;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分子不断的运动.
(3)图3中装置①可用来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写出一个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欲用装置②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a(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的容积为350mL,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K1、K2均已关闭.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中预先放入30mL的水,B中盛有水.用凸透镜引燃燃烧匙中的白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待冷却后打开K2,观察到B中的水减少了64mL,则A中O2的体积分数计算式为$\frac{64mL}{350mL-30mL}×$100%.
(2)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A中盛有二氧化碳,分液漏斗中盛放氢氧化钠浓溶液,B中盛放稀盐酸.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打开K1,待液体流下,关闭K1;一段时间后,打开K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B中液体倒吸入A中,A中有气泡冒出,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使A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B中液体倒吸入A中;稀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有气泡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