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以A是铝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一个电子,第三层有7个电子,核外电子数是17个,所以B是氯元素,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0个,所以C是氧元素,D是钠元素,然后将推出的元素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以A是铝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一个电子,第三层有7个电子,核外电子数是17个,所以B是氯元素,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0个,所以C是氧元素,D是钠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Al,B是Cl,C是O,D是Na;
(2)B原子和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1)Al,Cl,O,Na;
(2),.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选项 | 物质 | 实验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NaCl(杂质Na2CO3) | 除杂 |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B | MnO2、KCl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
C | NH3(H2O) | 干燥 | 将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 |
D | NaOH、Ca(OH)2 | 鉴别 | 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 | 取样,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盐酸过量 |
② | 取样,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稀盐酸过量 |
③ | 取样,加入铁锈粉末 | 溶液变黄色 | 稀盐酸过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③⑤ | C. | ②⑤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物 质 | 杂 质 |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通入氧气,点燃 |
B | 氢气 | 氯化氢 |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C | 锌粉 | 铁粉 | 加入适量氯化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氯化钾溶液 | 碳酸钾 |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B. | 金刚石和石墨 | ||
C. | 冰和干冰 | D. | 水和过氧化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
B. | 该物质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
C. |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
D. | 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