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分析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并据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 解: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 21%.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78%;21%;二氧化碳.

点评 掌握空气的组成成分及气体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属基础知识考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人类可用它来灭火.(任些一条)
(2)在物质的分类中,CaCO3属于盐.(填字母)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3)写出CaCO3转化成X的化学方程式CaCO3 $\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其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1)冶炼技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图1表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根据图中数据和有关的化学知识,你认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哪些因素有关CD(填序号);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C.金属的活动性                  D.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2)根据图2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
①导电性,②延展性,③导热性;(至少写三点)
(3)常温下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Al+3O2═2Al2O3
(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开始炼铁,写出赤铁矿(Fe2O3)与CO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实验探究该粉末中铁、铜的存在.
资料在线: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2Al+2H2O+2NaOH=2NaAlO2+3H2↑),铁和铜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烧杯、大试管、量筒、滴管、燃烧匙、药匙、磁铁;稀硫酸、稀盐酸、Na0H溶液、氨水.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Ⅰ、提出假设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Cu.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
Ⅱ、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基于假设1,不用化学试剂,证明金属铁的存在可用用磁铁吸引金属粉末,有粉末被吸附,证明含有铁.
(2)基于假设2,将混合金属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你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生成,剩余部分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3)基于假设3,请你完成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说明仪器和试剂)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许粉末放入大试管中,再用滴管滴加足量(或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清液得到固体.固体粉末部分溶解,
并有气泡放出.
仅除去铝
   再往大试管中加足量(或过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充分反应.固体部分溶解,气泡放出,
溶液呈浅绿色.
证明含有铁
将大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水,多次洗涤剩余固体剩余固体呈紫红色证明含有铜
Ⅲ、已知该金属粉末的组成为铝和铁、铝和铜两种情况.
(4)为测定混合金属粉末中铝的质量分数,将5.6g的金属粉末中加入100g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a g氢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当粉末为Al、Fe时,a可能为0.2g
B.当粉末为Al、Cu时,反应完全后,生成物的溶液里一定含有Al2(SO43和CuSO4
C.当粉末为Al、Cu时,若a为0.3g,则该种粉末中含铝的质量分数小于50%
D.当粉末为Al、Fe时,所需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初中阶段常见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存在下列规律:元素的位置是由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第几行)和族数(第几列)所决定的,周期数等于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族数等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材料二:金属的活动性取决于该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材料三:金属钾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
(1)如图是两种金属元素铷和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以上信息,回答:
①已知钾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一族第四周期,则铷元素应该位于周期表中的A.
A.第五周期第一族;B.第一周期第五族
②铷的金属活动比钾的金属活动性强(强、弱);
③铷元素所形成的碳酸盐的化学式是Rb2CO3
(2)在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用水点火的魔术,只见老师用滴管向棉花滴1~2滴水,棉花便立即燃烧起来,其诀窍就是:将一小块金属钾藏在棉花中.由此可见,钾与水反应会放热,充满好奇的小明亲自进行了该魔术,为了使反应迅速,他将一吸管的水挤向棉花,却惊奇发现其不能燃烧起来.小明魔术失败的最可能原因是水太多,温度达不到着火点.(答案必须涉及相应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容越大
B.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热值变小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法国的拉瓦锡B.英国的道尔顿
C.俄国的门捷列夫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向量筒内注入水后,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水后,俯视读数为15mL,则倒出水的体积(  )
A.等于5mLB.大于5mLC.小于mL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试剂瓶、烧杯、玻璃棒、量筒.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装置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这处错误导致最终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3)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12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100mL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水的密度为1g/cm3);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③操作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5)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④②①⑤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