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甲同学立刻得出结论:样品中还含有氯化钠,乙同学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一定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
②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③向滤渣中加少量水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由此判断,滤渣中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经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样品中无NaCl
B.样品中只有NaOH和Na2CO3
C.样品中无NaOH
D.样品中有Na2CO3、NaOH和NaCl.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清检测 题型:选择填充题
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 收集气体并观察 B. 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C. 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D. 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科版(遵义专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4章测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钠有两种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能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钠(NaOH),过氧化钠和水也能生成氢氧化钠,还生成一种单质气体,此气体能供给呼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这种气体和碳酸钠。
(1)写出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周周练(课题1、课题2) 题型:信息分析题
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一个C60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周周练(课题1、课题2) 题型:选择填充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的一组药品是( )
A. 大理石和稀盐酸 B. 石灰石和稀硫酸
C. 木炭和氧气 D. 碳酸钠和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科版(遵义专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7章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
n(H+)与n(OH-)的相对大小 | 溶液的酸碱性 |
n(H+)>n(OH-) | 酸性 |
n(H+)=n(OH-) | 中性 |
n(H+)<n(OH-) | 碱性 |
据此分析
(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 n(OH-)(填“>”或“=”或“<”,下同)。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现象是 ,原因是该溶液中n(H+) 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人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中n(H+) n(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科版(遵义专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7章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各项“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 B.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
C.闻气味﹣﹣鉴别酒精和白醋 D.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清检测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清检测 题型:选择填充题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