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发生大火,本次火灾得以在短时间内急速蔓延烧透整栋建筑物,元凶极有可能是施工队所使用的保温材料聚氨酯(PU)材料,且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由四个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________(填“有机”或“无机”)材料.
(2)溅落的电火花在引发这场特大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填标号)
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3)聚氨酯材料的保温性能好,但阻燃性能差、易燃,加速火势蔓延,且快速释放出有毒气体.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首先要会自救.下列自救方法恰当的是________.
A.保持良好的心态,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救逃生 B.跳窗逃生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爬行逃生 D.乘普通电梯快速逃生.
解:(1)聚氨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这种材料有可燃性.
故答案为:有机;
(2)电火花起到了点燃聚氨酯的作用,也就是提供了其燃烧时的温度.
故选B;
(3)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CO.
故答案为:CO;
(4)一旦发现火灾要考虑:保持良好的心态,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救逃生,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爬行逃生,绝对不能从高楼向下跳或乘普通电梯快速逃生,即便是没烧着,但可能被摔死,这种途径绝对不可取.
故选AC
分析:(1)聚氨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这种材料有可燃性.
(2)电火花起到了点燃的作用,也就是提供了物质燃烧时的温度.
(3)CO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4)火灾自救的方法要考虑是否可行,根据火灾中逃生的基本方法来做本题.
点评:解答(4)题这类情景分析题时,一定结合灭火的原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