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处理正确的是(  )
A、我们可以用甲醛的稀溶液对水产品进行处理,延长保鲜时间
B、生活中,可以把稀盐酸倒入铝制水壶中充分的浸泡,便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液化气泄漏着火时,应立刻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环境中容易生锈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防范爆炸的措施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B、根据盐酸不但能和水垢反应,还能和氧化铝以及铝反应进行解答;
C、根据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D、根据钢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甲醛有毒,所以不能用甲醛的稀溶液对水产品进行处理,故A错;
B、盐酸不但能和水垢反应,还能和氧化铝以及铝反应,所以不能把稀盐酸倒入铝制水壶中充分的浸泡,故B错;
C、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液化气泄漏着火时,应立刻关闭阀门,但不能开窗通风,故C错;
D、钢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所以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环境中容易生锈,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河南烩面配料(面粉、羊肉、食盐、青菜等)中含有的营养素有
 
 
(写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项目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铜粉 铁粉 足量的稀盐酸 溶解、过滤、蒸发
B 铁粉 氧化铁 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 高温
C CuCl2溶液 FeCl2溶液 适量的铜粉 过滤
D CO CO2 足量氧化铜 加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舌尖上的中国》曾感动无数中国人.“饮食健康”是人们基本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纯碱水浸泡蔬菜将残留农药去除
B、食品袋内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在果汁中加入大量“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D、在炒菜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味精使味道鲜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化学式C14H14NO2),适量饮茶有益健康.下列有关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茶碱由31个原子构成
B、茶碱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茶碱中含有二氧化氮分子
D、茶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由金属跟同一种酸直接作用生成的是(  )
A、ZnSO4和FeSO4
B、ZnCl2和ZnSO4
C、FeCl2和FeCl3
D、ZnSO4和Fe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有很多变化都蕴含着化学原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衣服晾干B、瓷器破碎
C、滴水成冰D、葡萄酿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我们知道,碳和氧的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一种自然过程.事实上,地球上的碳只有0.9%参与循环,99.1%都固定在岩石圈中,然而,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影响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
(1)在上面叙述中所说的碳、氧循环是指
 
的循环.
A.碳和氧的单质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碳元素和氧元素 D.二氧化碳
(2)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是
 

(3)据统计,大气中每年新增CO2约为185-242亿吨,而其综合利用还不足1亿吨/年,仅考碳的自然循环来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已不可能.为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化学家们正想尽办法用化学反应的手段消除二氧化碳.“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某校科研小组的同学设计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过程如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③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填序号)
 

A.该技术可有效减少碳排放 B.“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纯碱等
C.能耗大是该技术的一大缺点 D.“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时蒸发结晶和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甲醛的结构式为 ,则其化学式为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
 
(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