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右图实验,将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放装石蕊的烧杯中.
(1)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2)反应方程式是:   
【答案】分析: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试管内压强减小,液体在试管中形成一段液柱.故填:石蕊溶液变红;液体在试管中上升形成一段液柱.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海、小林、小明三同学一起测定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2H2O2
 MnO2 
.
 
2H2O+O2↑;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42g/L.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过程方法:
(1)小海首先设计(如图):向装有样品溶液(20g)的锥形瓶(75g)中投入0.5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1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英家教网
(2)小林对小海的设计提出质疑后,设计如中图的方案(只在上述方案中的锥形瓶上加一干燥管),请你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
 

(3)小明通过思考后,觉得他们的方案误差都较大,于是小明设计如右图的方案(试剂用量不变).请你说明小明认为他们误差较大的原因:
 
.如果要满足小明的要求,该实验需用
 
的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闵行区二模)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生产及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如右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
吸附
吸附
的作用.
(2)某些植物的无土栽培营养液含有7%的KNO3.则KNO3属于
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
(选填“复合肥料”、“钾肥”或“磷肥”);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为
10.5
10.5
kg.
(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5.7 36.0 36.5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①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20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50g的水,充分溶解后,所得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27.2%
27.2%
.(保留到0.1%)
②在
0℃-20℃
0℃-20℃
温度范围内,NaCl和NH4Cl的溶解度相同.
③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实验①烧杯中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Ⅲ和Ⅳ
Ⅲ和Ⅳ
(填字母序号).
Ⅰ.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小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Ⅲ.溶液质量可能不变Ⅳ.可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会有新物质生成,几乎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某同学在某一食品包装袋中发现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如右图.该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已知生石灰吸收水分后变成熟石灰,请你与该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了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Ca(OH)2、CaCO3
Ca(OH)2、CaCO3
(写化学式).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放热现象.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写出三种方案奖励1分):
取少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取少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
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导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
在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导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

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

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多少?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是 什么?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

可能原因是 (写出其中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

磷(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

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

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多少?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是 什么?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

可能原因是 (写出其中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