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3、H2O和CO2。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A. R中一定含有氮元素B. R中一定含有水
C. R一定为化合物D. R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按下列要求填空:
(1)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占空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_,这种气体不具有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食品防腐 B 灯泡保护气 C 医疗冷冻剂 D 供给呼吸
(2)我们五区县农村都种植大蒜,大蒜被医学界誉为“天然广谱抗菌素”。大蒜的辛辣味是其中的有效成分——大蒜辣素产生的。已知大蒜辣素的化学式为C6H10S2O,则该物质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所含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
(3)利用铅笔芯的粉末,可使不易开启的锁变得灵活,铅笔芯中主要成份是________。
(4)“水是生命之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陕西名小吃肉丸糊辣汤的制作原料有:牛肉、淀粉、土豆、胡萝卜、豆角及调料等。
(1)上述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2)淀粉溶液遇碘水能变蓝色,这是淀粉的______(填“物理”“化学”)性质。
(3)在远处就能闻到胡辣汤的香味,说明分子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物质中:a食盐;b纯碱;c碳酸氢钠;d碳酸钙;e烧碱; f生石灰;
(1)可用作洗涤剂的是(化学式,下同)_____;
(2)可用作调味剂的______ ;
(3)可用作补钙剂是____;
(4)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5)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__;
(6)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
B. 通过紫色的石蕊溶液
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无色溶液X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溶液的混合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无色溶液X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完成:
(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1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2 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一:含有Na2CO3
猜想二:含有 NaHCO3
猜想三:含有_____;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
(实验方案设计)
序号 | 实验步骤 | 预设实验现象 | 预设实验结论 |
① | 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一 |
② |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 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 |
③ |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猜想三正确 |
(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_____。
(实验反思与拓展)
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园林人配置波尔多液时,将硫酸铜固体、生石灰分别与水按1:50的质量比混合,然后把得到的两种液体在木桶里混合并充分搅拌。
(1)两种液体在木桶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若要检验所配制的波尔多液中是否还含有CuSO4,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金属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 )
A. MCl3B. MSO4C. M(NO3)2D. M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