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6?玄武区二模)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得到Y(NO32溶液的质量比X(NO32溶液的质量大;把X投入Z(NO32溶液中,Z析出后,溶液的质量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答案】分析:根据实验现象: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得到Y(NO32溶液的质量比X(NO32溶液的质量大,可判断金属Y活动性比X强且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X;
根据实验现象:把X投入Z(NO32溶液中,Z析出后,溶液的质量减小,可判断金属X的活动性比Z强且X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Z.
解答:解:A、根据Y置换X后,得到的溶液质量比原来溶液增加,可判断元素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X;把X投入Z(NO32溶液中,Z析出后,溶液的质量减小,可判断金属X的活动性比Z强且X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Z.可判断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Z;综合分析,X、Y、Z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为X<Y、X<Z,Y与Z的大小无法判断;所以可能.故A正确;
B、根据实验现象: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可判断金属Y活动性比X强;根据实验现象:把X投入Z(NO32溶液中,Z析出后,可判断金属X的活动性比Z强.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关系为Z<X<Y,这与金属汞、锌、铜的关系不相符;故B错误;
C、根据B选项的分析,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关系为Z<X<Y;故C正确;
D、根据选项A的分析,相对原子质量X<Y、X<Z;根据B选项的分析,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关系为Z<X<Y;与X、Y、Z可能依次是铜、锌、汞的判断一致;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从盐溶液中把活动性弱的金属置换出来;在金属化合价相同时置换后溶液质量减少,说明盐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6?玄武区二模)测定黄铜屑(锌铜合金)的组成有多种方案.某学习小组用图示装置测定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黄铜屑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足量稀硫酸.不同时间电子天平的读数如下表所示(不考虑H2O逸出及溶液温度变化):



反应时间/min12345678
锥形瓶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335.70335.54335.44335.38335.34335.32335.31335.30335.30
(1)反应生成H2的总质量为______g.
(2)若要计算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数据是______.若该数据用a表示,求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请你再设计一个测定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的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6?玄武区二模)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体积V/mL2468101214161820
溶液温度上升(t)/℃15.219.622.026.028.226.725.724.723.722.9
(1)查得室温下10%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02g/cm3,配制100mL这种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______g,其配制过程是______.
如用______mL(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线,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溶液______10%(填“=”、“>”或“<”)
(2)试绘出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3)根据曲线讨论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①加入盐酸的量在2mL~10mL之间时:______.
②加入盐酸的量在10mL~20mL之间时:______.
(4)若某同学提出“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与10%盐酸反应,以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此提议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______.
(5)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为了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
②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6?玄武区二模)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品.让我们通过实验共同来探究它的组成及有关性质.
(1)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蜡烛,把它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有①______,②______.
(2)查阅资料后得知石蜡中含有碳等元素.为了验证石蜡中含有碳元素,你将进行怎样的实验操作?试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石蜡中有碳元素
(3)我还能提出一个与蜡烛有关,需要再探究的新问题: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6?玄武区二模)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污染会引发哪些方面问题以及造成哪些方面的危害?(至少答两条).
(2)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你有哪些防治建议.(至少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专题突破训练:实验专题2(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6?玄武区二模)合作探究: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棉布在五分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所用酒精的
体积分数
95%65%55%15%5%
实验
现象
酒精烧完
棉布烧坏
酒精烧完
棉布无损
酒精烧完
棉布无损
不燃烧
推测⑤的结果.分析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实验室里常出现酒精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