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C、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D、
分子间有间隙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解答:解:A、苯分子的图象要用隧道显微镜才能获得,说明了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故解释正确;
B、品红加入水中会使整杯水都变红,是因为品红的分子运动到了水分子之中,故解释正确;
C、任何物质的微粒都是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只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微粒的运动速度会加快,故解释不正确;
D、两种物质混合以后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这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混合后微粒之间相互穿插渗透的原因,故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1.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家庭使用的煤气(主要成分是CO)本身没有气味,如果它逸散出来人就会不知不觉的中毒,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人们在生产煤气时常往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臭味)的乙硫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乙硫醇除了具有特殊气味外,还表现出许多与CO不同的化学性质,你觉得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2)乙硫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由此可推断乙硫醇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当发现家中的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①酒精+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②氯化氢+氨气→氯化铵
③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④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⑤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明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

(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2)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使甲酸(HCOOH)分解转变成CO,利用浓硫酸的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B、消毒除菌用的“84消毒液”
C、白酒
D、炒菜用的生铁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向盐酸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的认识,可直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
C、为了防止试管底部破碎,块状药品不应直接放入直立的试管中
D、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必向手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由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过程的是(  )
A、水结成冰
B、蔗糖溶于水形成糖水
C、氢气燃烧生成水
D、从空气中分离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体积受热膨胀--分子体积受热增大
B、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燥--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氧气变成液氧--氧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D、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