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①下表是KNO3、NaCI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I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Ⅰ.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___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 (不要求计算).
Ⅱ.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 .
Ⅲ.20℃时,将20g 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 g.
Ⅳ.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 .
②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硝酸钾×100%降低温度68g蒸发结晶AB>C>A 【解析】 ①Ⅰ、在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6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克,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大,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 Ⅱ、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Ⅲ、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所以将20g NaCl放入...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5.4.2合金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铁和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铁和钢都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都是碳
B. 生铁硬而有韧性,既可铸又可锻
C. 钢是用铁矿石和焦炭作原料炼制而成的
D. 生铁和钢的性能差别较大,主要是由于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
D 【解析】 A、生铁和钢都是混合物,其主要成份都是铁,故A错误;B、生铁硬,但没有韧性,只可以铸而不可煅,故B错误;C、钢是用生铁和废钢作原料炼制而成的,故C错误;D、由于生铁和钢中的含碳量不同,生铁与钢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别,故D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燃烧与灭火 单元检测题 题型:简答题
节假日,某班同学到郊外进行野炊活动.
(1)他们所带的图1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野炊食谱如下:主食:烤肉串;配菜:净炒空心菜、冬瓜汤、炒田螺;饮料:雪碧.对照图2“平衡膳食宝塔”来看,你认为食谱中的主食还应添加下列食品中的_______.(填序号)
A.西红柿 B.大米粥 C.炒鸡蛋 D.糖醋鱼
(3)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_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或“元素”)
(4)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得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请你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________.
(5)野炊结束,同学们用泥沙盖灭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CB元素与O2充分接触隔绝O2 【解析】 根据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析解答;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解答,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答。 (1)棉布围裙的棉属于天然材料,故选C;(2)根据食谱可以看出缺少的营养素是糖类物质,大米富含糖类物质,故选B;(3)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4)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得不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燃烧与灭火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B.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
C. 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够燃烧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解析】 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解答。 A.夏天食物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氧气是不易溶于水,故B错误; C.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空气或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故C错误;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3)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只答一种).
(4)t1°C时,向50g水中加入2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A>B>C冷却热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加入溶质,蒸发溶剂)66 【解析】 (1)从t2℃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2℃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A>B>C; (2)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不大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使溶质结晶析出,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比较大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由于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比较大,所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3)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
A. 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
B. 称取5.0g氢氧化钙,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 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D. 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A 【解析】 A、氯化钾能溶解于水,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为5g÷(5g+95g)=5%,故A正确;B、熟石灰微溶于水,故B错误;C、5.0mL浓盐酸是溶液的体积不能得出溶质氯化氢的质量,故不能求得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碳酸钙不溶于水,得不到溶液,故D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溶液都是无色的 B. 所有的溶液都是水做溶剂
C. 所有的溶液都是混合物 D. 所有的饱和溶液都是浓溶液
C 【解析】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B、溶剂一般是液体,但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B错;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C正确;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其饱和溶液是稀溶液,故D错。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2组成物质的元素单元检测题 题型:综合题
金属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的材料。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铁钉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出现,下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ⅰ)变化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反应。(ⅱ)变化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ⅲ)如果用a、b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和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关系_______。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3)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以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你认为不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铁粉放入硫酸锌溶液 B.将铁粉放入稀硫酸 C.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 D.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以铜锈为原料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含铜元素。图中部分物质略去)。
①无色气体A是____,溶液C中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固体D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②在蓝色溶液B中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已知铜锈样品的质量10g,固体F的质量是3.2g,则铜锈中含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Al 水和氧气 6HCl+Fe2O3=2FeCl3+3H2O B C 二氧化碳 Fe2+ 铁、铜 Fe+CuSO4=Cu+FeSO4 55.5% 【解析】 (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达,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2)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化学上册6.3物质的溶解性的改变单元检测题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设计时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 | 实验二 |
(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对比A瓶与________(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三 | 实验四 |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五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5)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30mL | 20mL | 12mL | ________ |
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Ca(OH)2+CO2=CaCO3↓+H2O C干燥的石蕊试纸无变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O2+H2O=H2CO3温度和溶质溶剂的质量相等2Cu+O22CuO装置一中氧气反应的更充分16%偏小 【解析】 (1)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 >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