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一些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类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是(  )
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A、图示说明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即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图示说明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B错;
C、图示说明该物质由一种原子直接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
D、图示说明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1、我们现阶段所学的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中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如稀盐酸和烧碱溶液反应(如图一所示),实际参加反应的是H+和OH-结合生成H2O,而Cl-和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仍然在溶液中.请在图二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分子或离子符号,来体现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根据图所示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或反应
(1)图A杯中物质的化学式
NaCl

(2)图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HCl+Na2CO3=2NaCl+H2O+CO2

(3)图中碳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Na2CO3=2Na++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寿光市模拟)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空气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1)利用如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u+O2
  △  
.
 
2CuO
2Cu+O2
  △  
.
 
2CuO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
化合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8.2%,请分析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
可能是铜丝的量不足
可能是铜丝的量不足
(列举一项)
(2)某工业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
①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释放
释放
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O2+H2O=H2CO3
CO2+H2O=H2CO3

③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原因是
深海中压强大,气体的溶解度升高
深海中压强大,气体的溶解度升高

(3)经测定该城市某次降雨的pH约为5,造成该城市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SO2
SO2
(写一种的化学式即可).
(4)为减少空气污染,工业倡导“绿色化学”,其特点之一是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实现“零排放”,反应生成甲酸(HCOOH),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苏州一模)实验室常用(a)~(e)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

步骤一:选取药品与发生装置.实验室经常选用稀盐酸和
大理石或石灰石
大理石或石灰石
(填药品名称)作为
反应物,发生装置可选用如上图中的
b或f
b或f

步骤二:检查装置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将导管末端浸末在水中,用手捂试管,
发现导管口
有气泡
有气泡
,放手后有
导管中有一小段水柱
导管中有一小段水柱
,则气密性良好.
步骤三:反应并收集气体.收集二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到底哪种方法更好,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做如下实验研究(用的药品与发生装置一样)
1、比较收集时间:分别收集满一个集气瓶的二氧化碳,记录时间 甲:收集时间较短
乙:收集时间较长
原因:
C
C

(选择填空,下同 )
2、比较收集到气体的浓度: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加入两滴管的澄清石灰水 甲:石灰水先变浑浊
乙:石灰水后变浑浊
原因:
A
A
A.甲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更高     B.产生气体速度不一样
C.气态分子间隔大,运动速度快,不同气体分子更易混合,不易分离
结论:综上所述,
排水法
排水法
(填收集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更好.
反思: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仍有不足之处,请写出一点
混有少量水蒸气或得不到干燥的二氧化碳(答案合理均可)
混有少量水蒸气或得不到干燥的二氧化碳(答案合理均可)

[思考]丙同学对发生装置中的废液进行了研究.
(1)测出该废液的pH<7,则废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
Ca2+、H+
Ca2+、H+

(2)向此废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则下列图象表示正确的为
B
B


(3)小明是一位爱动手做实验的同学,他找来塑料瓶和一些其他用品,制作成如图(f)的装置.图中去底塑料瓶和其相连导管的组合相当于实验室中的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填一种仪器的名称).该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可随时添加药品、可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答案合理均可)
可随时添加药品、可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答案合理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华是个非常爱动脑的同学,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小华观察得非常仔细,以下是他们小组观察、记录并思考的一些问题:
(1)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增强水的导电性

(2)经过溶液的学习后,小华明白了不是所有的溶液都能导电的道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导电的是
CD
CD

A.蔗糖       B.植物油       C.高锰酸钾       D.碳酸钠
(3)溶液能否导电是由溶质在溶剂中分散的微粒不同而决定的,能导电的溶液是因为这些溶液中溶质以
离子
离子
(填“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这类物质在溶剂中的分散过程可简捷地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如硫酸在水中的分散过程可简捷地用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米表示,那么氢氧化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NaOH=Na++OH-
NaOH=Na++OH-

(4)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钠离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20,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10%
.(不要求计算过程)
(5)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小华不仅看到灯泡亮了,还观察到与电解水相似的现象:两根石墨电极上都出现了气泡.这激发了小华探究气泡成分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小华的探究活动吧!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提出假设】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
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3: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以上假设的依据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设计实验】小红决定用电解水的装置重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进行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分别收集氯化钠溶液通电
时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收集证据】观察气体颜色,刚燃着的木条检验收集到的无色气体,
发现氯化钠溶液在通电条件下产生了两种气体.
【实验分析】若一支试管中收集剑的气体为黄绿色,另一支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则假设
1
1
成立:若两支试管内收集到了两种不同的无色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通电 
.
 
2H2↑+O2
2H2O
 通电 
.
 
2H2↑+O2

实验证明假设l成立,并且氯化钠溶液通电时还生成了氢氧化钠,请写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
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

【反思与评价】联想电解水的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不可以
不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原因是
产生气体中含有氯气
产生气体中含有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