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 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相对分子质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由方程式可知,每9个分子变化成10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中有NO、H2O两种物质是氧化物,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物质分离的方法等。按实验目的将下列实验中的B与____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
A | B | C | D |
(2)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反应,氧化锌与二氧化碳性质相似,氧化锌也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的盐中酸根是ZnO2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反应后锌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丙实验回答:
①小明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③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丙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通过甲、丙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两点即可)①_____②_____。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_____。
(4)请写出一个上述三个反应的共同点:_____(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 水分子大小改变
(2)分析图2可知,试管A中的气体为_____,B中的气体为_____,A、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
(3)写出水通电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B.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 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
D. 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_____;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_____。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该小组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择)
a.称量装置丙的质量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2)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
(三)拓展交流
经査阅材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2NaOH+CO2=Na2CO3+H2O ②Na2CO3+CO2+H2O=2NaHCO3
小明同学将5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 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4)已知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___。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黑面包”实验中,蔗糖(C12H22O11)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出问题)改变糖的种类、浓硫酸的体积、水的滴数和温度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
(进行实验)分别取5g糖粉进行实验,根据前2min的现象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分,
记录如下:
表1实验记录
实验 | 糖 | 浓硫酸体积/mL | 水的滴数 | 温度/℃ | 效果得分 |
1 | 蔗糖 | 4 | 5 | 22 | 65 |
2 | 蔗糖 | 5 | 10 | 30 | 81 |
3 | 蔗糖 | 6 | 15 | 50 | 93 |
4 | 冰糖 | 4 | 10 | 50 | 91 |
5 | 冰糖 | 5 | 15 | 22 | 88 |
6 | 冰糖 | a | 5 | 30 | 75 |
7 | 葡萄糖 | 4 | 15 | 30 | 0 |
8 | 葡萄糖 | 5 | 5 | 50 | 0 |
9 | 葡萄糖 | 6 | 10 | 22 | 0 |
(处理数据)分析表1,计算效果得分均值,结果如下:
表2效果得分均值
因素 | 糖 | 浓硫酸体积/mL | 水的滴数 | 温度/℃ | ||||||||
蔗糖 | 冰糖 | 葡萄糖 | 4 | 5 | 6 | 5 | 10 | 15 | 22 | 30 | 50 | |
均值 | 79.7 | 84.7 | 0 | 52.0 | 56.3 | 56.0 | 46.7 | 57.3 | 60.3 | 51.0 | 52.0 | 61.3 |
依据均值推断最佳实验方案,均值越高,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
(1)蔗糖变成黑色的炭,发生了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推测放出的气体含SO2,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6中,a为_____________mL。
(4)根据表2推断,“黑面包”实验最好选择5g冰糖、5mL浓硫酸、_____滴水和50℃
(反思与评价)
(5)表2中,22℃对应的均值为51.0,计算该值所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分析,使实验3的效果得分高于实验4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