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氨气 | B. | 汞 | C. | 氯化钠 | D. | 二氧化碳 |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 | |
B. | 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 |
C. | 面粉、煤粉等粉尘漂浮在空气中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 |
D. | “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8g | B. | 72g | C. | 120g | D. | 144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除去N2中的O2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灼热铜丝网 | |
B. | 区分NaOH溶液和NH4NO3溶液:取样,分别加入水中观察温度变化 | |
C. | 检验某物质中含有CO32-:取样,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
D. | 分离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加入Na2SO4溶液,过滤,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