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B 段表示铝与盐酸反应
B. CD 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C. C 点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 D 点
D. D 点处反应刚好结束
【答案】B
【解析】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生产,所以压强不变;当氧化铝反应完,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压强增大;
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即AB段表示氧化铝与盐酸反应,故错误;
B、由于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完全反应以后,随着冷却气压会降低,故正确;
C、C点铝已经完全反应,之后氢气不再增加,故C点生成的氢气质量等于D点,故错误;
D、C点压强最大,产生氢气最多,此时铝已经和盐酸完全反应,C点处反应刚好结束,故错误;
故选: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常作燃料。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8g甲烷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______?
(2)某实验测得甲烷不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烷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应前质量/g | 6.4 | 22.4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8.8 | 14.4 | a |
①表中a的值为______;②X的化学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A. 制取并收集CO 2B.
比较MnO 2和Fe 2O3的催化效果
C. 干燥氢气D.
测空气中O2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
(1)实验室净化水的过程中可先用 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如图实验准备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然后用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除去水中散发出的异味
(2)长期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可加入________ 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X物质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X+2NaCl,X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世界水日主题是“Natureforwater(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水是生命之源泉,水和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1)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中,水分子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种类”“分子大小”“分子间的间隔”之一)。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请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来水厂净化黄河水的过程为:取水→过滤→吸附一消毒→送水。
①取水后向河水样品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促使悬浮物沉降。
②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它具有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此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③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还是软水。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___________(填“能”“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3)t1 ℃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固体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 ℃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___氯化钾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②烧杯②是__________溶液(填“硝酸钾”或“氯化钾”)。
③将温度升高到t2 ℃时,烧杯①和烧杯②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①________②(填“大于”、“等于”、“小于”“无法确定”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设法在玻璃管及试管中充满二氧化碳。
(1)完成实验,填好表格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缓缓通入 CO2,点燃A 处酒精喷灯加 热一段时间。 | 木炭粉减少,D 中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且_____。 |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点燃B 处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 | B 处玻璃管内固体变红。 |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_____。 |
(2)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
(3)小明同学又将木炭与氧化铜混合加热得到红色固体,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Cu 和 Cu2O 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Ⅰ.Cu Ⅱ.Cu2O Ⅲ._____。
(进行实验)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灼烧后的红色固体 2.88g 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 ______ | 红色固体一定有 Cu2O |
注意:若答对以下题目奖励 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 分。
(思考与分析)小林同学认为猜想Ⅱ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结论,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若用 a 表示该数据,则 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可以得出猜想Ⅲ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的物质成分进行了如图实验探究。根据图示现象,判断加入铜粉后烧杯中物质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底部固体一定含有Ag、Cu
B. 溶液的颜色一定是无色
C. 溶液中一定含有Cu(NO3)2、AgNO3
D. 溶液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铜粉前的溶液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可以选择氯化钡溶液
B. 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 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 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氢氧化钠和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
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饱和NaCl溶液。
(1)粗盐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欲除去溶液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_____、过量的_____。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在以上操作中,过滤后所得滤液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
(4)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