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 (II) | (III) | (IV) | |
现象 | 紫色纸花变红 | 紫色纸花不变色 | 紫色纸花不变色 | 紫色纸花变红 |
分析 | ①验(III)验证了: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实验(Ⅳ)验证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通过实验(I)、(Ⅳ),可验证酸的一条化学性质是: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③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 |
分析 第一组实验: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第二组实验:(1)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在所称的质量内,所以反应后因气体逸散天平不平衡;
(2)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
(3)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根据反应物的分子构成及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推断生成物R的分子构成.
解答 解:第一组实验:
喷水后的紫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紫花变红色,是因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故填:紫色纸花变红.
①实验Ⅲ中的紫花不变色,验证了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实验Ⅳ验证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故填: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通过实验Ⅰ、Ⅳ,可验证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故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③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的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
故填: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
第二组实验:
(1)由于装置没有密封,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而使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如果二氧化碳气体不逸出,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这一现象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反应是遵循质量守恒的;
故填:符合;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逸出,导致天平不平衡;
(2)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原子的种类、个数一定不变,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也一定不变;而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是一定发生改变的;分子的数目有时也会相等;
故填:①②⑤;
(3)反应前N、H、O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12、10;而反应后4NO中含4个N、4个O原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6个R分子中应含有12个H原子和6个O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H2O;
故填:H2O;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反映,要学会设计实验、分析实验,善于根据实验现象总结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物质 | A | B | C | D |
肥皂水 | 食醋 | 牙膏 | 食盐水 | |
pH | 10 | 3 | 9 | 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溶解度/g | 122 | 130 | 140 | 160 | 190 | 220 | 2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