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立即产生氧气,实验室常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下列各图中与该反应事实最吻合的是( )
A. B.
C. 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生活中的水.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摘录部分)。
感官指标: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
化学指标:pH6.5~8.5;总硬度<250mg/L(以碳酸钙计);铜<1.0mg/L,铝<0.2mg/L。
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100个/mL等.
(1)自来水厂用过滤的方法使水澄清透明,再用一种物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从而达到感官指标.而化学指标中的铜、铝等指的是________(选填“原子”或“元素”)。
(2)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试计算:
①Ca(ClO)2中钙:氯: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②143gCa(ClO)2中钙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
(二)探究水的组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自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水的组成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
(查阅资料)
水难导电,在水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
(进行试验)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两个电极附近产生很多气泡,a管内气泡产生较b管快,小组成员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尖嘴导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放在b端管口燃着的木条________。分析得出:水通电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进而推出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定量研究)小组经过多次试验后发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几乎都是2∶1。同学们还想进一步认识水的组成.查阅资料:氢气的密度是0.09g/L,氧气的密度是1.43g/L。同学们经过计算得出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观察下列4种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A. 干冰 B. 金刚石 C. 铜 D. 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试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
A ,B ,C ,D ,E ,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产生大量白雾
B. 铁丝伸入氧气中火星四射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D. 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
B.碱中含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有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碱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aCl中没有酸根,所以不属于盐
(2)在铁制品表面镀铬(Cr)可以防止铁生锈,工业上获取镀铬原料三氧化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3)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①用滴管滴加的溶液是_____
②写出C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_____
③该小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
④请设计实验验证原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___________。(请写出实验步骤)
(4)岩岩通常是以“卤水”的形式被抽取出来的,某探究小组利用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来测定卤水中的氯化钠含量,取卤水200g,加入200g硝酸银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卤水中其它成份不参予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质量为256.5g,则该卤水中NaCl质量为多少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春季的洛阳,花香满城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是因为铁能与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
C. 配制一定量5%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所得溶液浓度偏大
D. 煤球制成蜂窝状后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19届九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 剂 | 操作方法 |
A | CO(CO2) | 氧化铜 | 将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
B | FeCl2 (CuCl2溶液) | 过量铁粉 | 搅拌、过滤 |
C | CuO(炭粉) | 不用外来试剂 | 在空气中灼烧 |
D | Cu粉(Fe粉) | 足量稀盐酸 | 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